《吴歌2》原文及赏析

【导语】:

  画里看人假当真,攀桃结李强为亲。  郎做了三月杨花到处滚,奴空想隔年桃核旧时仁。  这首民歌以四个不同的比喻诉说了少女被情郎抛弃后的悔恨心情。  俗语说:&ldqu

  画里看人假当真,攀桃结李强为亲。

  郎做了三月杨花到处滚,奴空想隔年桃核旧时仁。

  这首民歌以四个不同的比喻诉说了少女被情郎抛弃后的悔恨心情。

  俗语说:“知人知面难知心。”想当初,情郎亲热又体贴,说尽了温存话,使少女真心相许,热诚爱恋着他。原指望,两心如一,相爱白头,却不料这一切全是假。就如同那画上的人儿美如花,终只是虚幻之景,如烟云霞。以真心对假心,这好比是强求桃树开李花,纵然是十分的真诚,百般的祈愿,也感动不了他。空将一怀柔情付之流水,带去天涯。“画里看人假当真,攀桃结李强为亲。”歌词的前两句以虚假的表象,不可能的事实为喻,痛苦地道出了少女在被骗取了真诚的情感后的悔恨交加的心情和沉痛的自责。

  后两句以少女的痴情对比,责斥情郎的负心。“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试看那漫天飞舞的白杨花,喜惹人衣裙,好粘人窗纱,轻柔无根底,飘荡无定性,迎风飞起,随意落下;就象那负心的情郎多变卦,昨天在东舍,今天又至西家。以杨花比喻人的情性多变,早在南北朝乐府民歌中就已出现,如《杨白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这种来自于民间歌手的艺术创造,生动形象,富于生活气息。在这首民歌中,少女借飘荡无一的杨花比喻情郎的真实行为,而用“隔年桃核旧时仁”比喻自己心中的爱情,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仁”与情人之“人”谐音相通。而“隔年桃核”也带有象征的意味。陈年桃核,干枯而满面沟纹,如同少女那颗因痛苦而萎缩枯竭的心灵,惟其深处,还保留着一点往日的温情。当初的旦旦誓言、温存情话犹在耳边,当初的如火热情、刻骨相思如在眼前,只是一切已经成为“旧时”,成为少女心中对于自己的爱情的忆念。这温情,这忆念,徒使少女忧伤烦怨。因为,旧时的印象越清晰,越显出眼前的情郎行为之轻浮;少女对情郎的轻浮认识得越深刻,就越悔恨自己错认了人,越痛心自己失去的真诚。“郎做了三月杨花到处滚,奴空想隔年桃核旧时仁。”以不同植物的不同特性为喻,用情郎的三心二意衬托出少女的情意真诚,沉重地表达了少女那痛苦失望的感情。

  比兴,是民歌常用手法之一。这首民歌以一连串的比喻来刻画被情郎遗弃的少女的失望、悔恨和痛惜。前两句比喻兼有起兴的作用,后两句比喻又形成对比,虽是一句一比,但并不单调重复,表现了民歌语言的丰富和民歌艺术的生命力。

相关推荐
  • 《长相思》原文及赏析
  • 《吴歌》原文及赏析
  • 《捣练子令》原文及赏析
  • 《菩萨蛮3》原文及赏析
  • 《锁南枝》原文及赏析
  • 《菩萨蛮2》原文及赏析
  • 《罗江怨》原文及赏析
  • 《素帕》原文及赏析
  • 《谢新恩》原文及赏析
  • 《得书》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