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3》原文及赏析

【导语】:

  春晚  阶前嫩绿和愁长,坐忆眠还想。花红破梦似相怜①,起望小林残萼,损容颜。双莺又向愁人絮,春也知归去。个人只是不思家,生却杨花心性,落天涯。  沈际飞此词,系女

  春晚

  阶前嫩绿和愁长,坐忆眠还想。花红破梦似相怜①,起望小林残萼,损容颜。双莺又向愁人絮,春也知归去。个人只是不思家,生却杨花心性,落天涯。

  沈际飞此词,系女子怀念良人远出之作,时令在暮春季节。开端二句,由景落笔,愁人见阶前春色,益添愁长。“和”,是动词,把景和情交融起来;“长”,说明愁绪绵绵,潜滋暗长。作者继而细腻刻画“愁长”之情状:她在回忆甜蜜的往事,卧而辗转反侧。如此日思夜想,情不自禁,乃至悠悠入梦境,可见想念甚切。忽然,红艳的花光照醒了美梦,愁人目睹暮春景物,惜春之情骤生,“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起望”承“破梦”,把女子愁绪之浓重深入一层,“小林残萼”正是惜春人视物特有之视角,与易安“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一样,均有睹物伤怀之意,正如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上片写得情致绵邃,娟然妍雅。“花红破梦似相怜”句,承焘师称述云:“新而不纤,意厚故也。”

  “双莺又向愁人絮”,盖唐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所化,极力渲染孤单寂寞之氛围。愁人在暮春,愁上又愁;成双搭对的鸟儿向她絮叨不停,又别有一番滋味涌心头。惜春人由愁转恼:春天有情,尚知归去,只有那个杨花水性、重利轻别的人,“只是不思家”。嗔怒之情,溢然可掬。是的,只有轻薄儿,负心汉,才会抛闪家园,忘却温情,浪迹天涯。如果说上片侧重写痴情女的挚爱,系缘情之作,那么下片则寓对负心郎怨悱斥责之旨。

  调寄虞美人惜春怀远之作,多见于唐宋名家,一般均为柔婉语,怨而不怒。如顾��一首:“深闺春色劳思想,恨共春芜长。 黄鹂娇啭䛏芳妍,杏枝如画倚轻烟,琐窗前。凭栏愁立双蛾细,柳影斜摇砌。玉郎还是不还家,教人魂梦逐杨花,绕天涯。”此即为一例。同用“杨花”一词,情思迥然不同。顾氏善词,然多艳丽脂粉气;沈氏词,情思绵绵,兼寓对“二三其德”者的怨恨,透出一股清气来,有乐府之风味。

相关推荐
  • 《谒金门》原文及赏析
  • 《悼亡四首(选一)》原文及赏析
  • 《虞美人2》原文及赏析
  • 《鱼游春水》原文及赏析
  • 《虞美人》原文及赏析
  • 《归自谣》原文及赏析
  • 《花非花》原文及赏析
  • 《南乡子2》原文及赏析
  • 《挂枝儿2》原文及赏析
  • 《长命女》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