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原文及赏析

【导语】:

  力尽重瞳霸气消,楚歌声里恨迢迢。  贞魂化作原头草,不逐东风入汉郊。  这首诗歌咏虞姬对爱情的忠贞。关于虞姬的记载,见于《史记·项羽本记》:“有美人

  力尽重瞳霸气消,楚歌声里恨迢迢。

  贞魂化作原头草,不逐东风入汉郊。

  这首诗歌咏虞姬对爱情的忠贞。关于虞姬的记载,见于《史记·项羽本记》:“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虞姬和歌见于《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据此,虞姬大概在楚亡后自杀。

  “力尽重瞳霸气消,楚歌声里恨迢迢。”一、二句写项羽垓下被围,四面楚歌的情况。重瞳,眼中有两瞳仁。《史记·项羽本纪》:“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也重瞳子。”项羽为西楚霸王,为刘邦所败,故称“霸气消”。“楚歌”句写项羽的英雄末路。曾“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如今被围垓下,四面楚歌,长恨无穷。这句写项羽之恨,也是写虞姬之恨。“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决心以死殉情。

  “贞魂化作原头草。”这句写虞姬不肯投降汉朝而死难,忠贞的灵魂化作虞美人草。虞姬化为虞美人草的传说,可能由来已久。宋魏夫人《虞美人》诗云:“香魂夜逐剑光飞,青血化为原上草。”此句变“青血”为“贞魂”,突出了虞姬对西楚、对项羽忠贞不二的品格。“不逐东风入汉郊”句进一步写虞姬的忠贞。“不逐”,不追随;东风,比喻时俗或时风。汉郊,指汉朝。虞美人草驻足西楚的大地,决不追随东风进入汉郊。诗人赞美了虞姬的高风亮节,流露出对那些丧尽气节、随波逐流之辈的鄙视之情。

  这首诗所以脍炙人口,主要在于运用了虞姬化作虞美人草的传说,创造了忠贞不屈的原头草的形象。试想,若项羽死后虞姬降汉,以其国色天姿,大有可能再享富贵荣华。但虞姬宁死不降汉,表现出对爱情的无限忠诚。这就使后人对她的人格肃然起敬。“贞魂”二字,是诗人对虞姬之死的高度评价。而原头草扎根在广袤的大地上,决不象飞蓬那样随风飘荡、与时浮沉。诗的最后一句,高度概括了原头草的坚定不移的个性。虽然她成了大地上的小草——失败者魂魄的化身,但却是忠贞不屈的象征。从更长远的意义上说,她是永恒的胜利者。

  这首诗格调悲凉激昂。一、二句声情悲凉,写出了四面楚歌声中的英雄末路之情。三、四句情辞慷慨,歌颂虞美人对爱情的忠贞。全诗情调由低沉转为高昂激越,富有起伏跌宕之美。由于诗人对虞姬之死贯注鲜明的爱和饱满的激情,所以作品艺术感染力极强。人们同情、悲叹,并敬仰虞姬之死,内心被一种崇高美的情感深深震荡。

相关推荐
  • 《菩萨蛮2》原文及赏析
  • 《捣衣曲》原文及赏析
  • 《忆家》原文及赏析
  • 《梦江南》原文及赏析
  • 《寄外》原文及赏析
  • 《浣溪沙2》原文将赏析
  • 《寄人》原文及赏析
  • 《生查子2》原文及赏析
  • 《忆别》原文及赏析
  • 《〔南仙吕〕醉罗歌2》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