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爱情诗《阿娇怨》原文及赏析

【导语】:

  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  须臾宫女传来信,言幸平阳公主家。  据《汉书·外戚传》记载,阿娇为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之女。汉武帝儿时便喜爱阿娇,曾

  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

  须臾宫女传来信,言幸平阳公主家。

  据《汉书·外戚传》记载,阿娇为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之女。汉武帝儿时便喜爱阿娇,曾有“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之语;即位后汉武帝封阿娇为皇后,使她得宠一时。但由于长期无子,后来失宠,居长门宫,即诗中的“金屋”。

  前两句言阿娇观察到武帝仪仗队的活动踪迹,便令侍女打开金屋,清扫庭院中的落花,以恭候皇帝的光临。葳蕤(wei rui),本指草木茂盛、枝叶下垂貌;翠华是皇帝仪仗中一种用翠鸟羽作装饰的旗。“葳蕤举翠华”犹言皇帝仪仗队彩旗飞舞,气派宏大。第一句中的“望”字是“诗眼”,它的含意异常丰富。首先,“望”指的是“向远处看”,故隐含着一种距离感,它暗示着阿娇目前失宠的地位:由于不在武帝身边,她只能通过从远处观察仪仗队的行踪来猜测他的活动;其次,“望”这一动词还用来指“持续不断地看”,它与失宠后的阿娇渴望重新得到皇帝宠幸的焦虑心情正相吻合。这种对主上的期待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个主要内容和支柱。难怪在看见皇帝仪仗队有行动的迹象时,她即令侍女打开终日关闭的“金屋”了。她当时惊喜的神情跃然纸上。但是这种惊喜中也羼杂着几分疑惑与踌躇,这种心情全由“试”这个字暗示出来:类似情形已多次出现,她已不止一次失望了,但还是情不自禁地期望着。清代批评家徐增指出:“试”字“是言不开殿扫花,恐其即来;开殿扫花,又恐其不来。且试开一开,试扫一扫看。”(《而庵说唐诗》卷十一)“扫庭花”则描绘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庭院由于多日未加清扫,布满了残败的落花,一派落破的景象,与阿娇那被遗弃的境遇刚好互为表里。

  如果说前两句中出现了一个“高潮”,后两句则是这种高潮的骤然跌落。第三句“须臾宫女传来信”是从前者向后者过渡的关节处,同时也是高潮的顶点:宫女带来的是什么消息? 皇帝是否到阿娇处来? 一连串的疑问充分衬托出阿娇那期待、恐惧的紧张、复杂心理。最末一句诗人是用极其平淡的语言写出的:皇上到阳平公主家去了。但这平常的七个字却将阿娇从期望的峰顶一下子抛进了失望的深渊。诗人并没有正面写阿娇听到此消息时的失望心情与神态,而是将这些留给读者的想象。中国古典诗歌多以能“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为理想境界,此处便是个很好的例证。

相关推荐
  • 古代爱情诗《寿楼春 寻春服感念》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竹枝词九首(选一)》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三姝媚》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少年游草》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和乐天春词》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玉楼春 春思》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上阳白发人》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长恨歌》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长相思》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