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爱情诗《采桑度(选三)(南朝乐府民歌)》原文及赏析

【导语】:

  冶游采桑女,尽有芳春色。  姿容应春媚,粉黛不加饰。  春月采桑时,林下与欢俱。  养蚕不满百,那得罗绣襦?  伪蚕化作茧,烂熳不成丝。  徒劳无所获,养蚕持底为?

  冶游采桑女,尽有芳春色。

  姿容应春媚,粉黛不加饰。

  春月采桑时,林下与欢俱。

  养蚕不满百,那得罗绣襦?

  伪蚕化作茧,烂熳不成丝。

  徒劳无所获,养蚕持底为?

  《采桑度》是南朝时长江中游、汉水两岸一带民间歌舞曲,歌辞内容多写养蚕采桑之事。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西曲歌》中共收录七首,这里选析其中与爱情有关的三首。

  第一首,描写采桑女的美貌。春光明媚,春桑吐绿,在山野采桑的姑娘,正与春光斗艳,与春花争芳。一个“尽”字,写出了姑娘全身上下、容貌气质,无处不充满春天的美好,无处不洋溢青春的朝气。“姿容应春媚,粉黛不加饰”,更表现出姑娘带着乡野的花香泥味,面不敷粉,眉不施黛,她的美完全是春光所赋予,美得本色,美得自然。她完全不同于“画眉注口”的城市闺秀,是一个劳动妇女、乡村姑娘的典型形象。春天,对于采桑姑娘来说,是采桑的季节,也是爱情的季节。作品虽没有明确的爱情内容,却以姑娘在春天里的艳丽妩媚,含蓄地透露出这个怀春少女渴望爱情的脉脉春情。这首诗形象鲜明,气氛热烈明快,充满朝气。

  第二首,写采桑女与情人共同劳动、互相勉励的情景。“春月采桑时,林下与欢俱。”欢,是女子对情人的爱称。这两句是女子自述与情人共同采桑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劳动的热情、爱情的甜蜜——有什么能比与情人共同采桑更为愉快呢?而且在这里,他们没有“愿得无人处。回身就郎抱”(《西曲歌·孟珠》)的娇柔亲昵、狂欢热爱,也没有“连唤欢复欢,两誓不相弃”(《吴声歌·读曲歌》)的卿卿我我、海誓山盟,而是一边采桑劳作,一边互相勉励:“养蚕不满百,那得罗绣襦?”美丽的衣裳,只有亲手多养蚕才能得到,幸福的生活,必须用辛勤的劳动来换取,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信念和爱情基础。朴实无华的语言,充分体现了劳动者淳朴健康的思想感情。

  可是,生活中并非尽如人意。第三首,则表现了采桑女的烦恼。“伪蚕化作茧,烂熳不成丝。”伪蚕,假蚕。烂熳,散乱貌。表面看来,这写的是姑娘辛辛苦苦地采桑养蚕,可是由于混进了假蚕,结出的茧散乱无绪,难理成丝。“徒劳无所获,养蚕持底为?”则表现姑娘劳而无获的愤慨。可是,姑娘既以养蚕为业,谅不至于养出大量伪蚕而徒劳无获;既有一二,也不至于如此烦恼愤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有一“丝”字。在南朝乐府民歌中,它往往与“思”字谐音见义。由此看来,姑娘的烦恼实由爱情受挫而生。“伪蚕”当暗指虚情假意的伪君子。她被这个伪君子所欺而堕入情网,一旦悔悟,思绪纷乱,感到自己枉费一片真情,心中充满烦恼悔恨。这是南朝乐府民歌常用的隐喻双关手法,言此意彼,语虽含蓄,而谴责之意、愤慨之情溢于言表,耐人寻味。

  这三首诗歌,写劳动也写爱情:这里有劳动的艰辛,也有爱情的甜蜜;有劳动的欢乐,也有爱情的烦恼。在劳动中写爱情,歌唱了劳动者的爱情。感情朴实,思想健康,格调清新淳朴,粉黛不饰,富有乡村气息和农家情趣。诚如萧涤非先生所说:“所谓南朝乐府民歌,稍具乡村意味者,惟此数曲而已。”(《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相关推荐
  • 古代爱情诗《鹧鸪天》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欢闻变歌六首(其五)(南朝乐府民歌)》原文
  • 古代爱情诗《惜分飞》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子夜歌(选四)(南朝乐府民歌)》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读曲歌(选五)(南朝乐府民歌)》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黄金缕》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卜算子 春情》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那呵滩(选二)(南朝乐府民歌)》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卜算子》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华山畿(选五)(南朝乐府民歌)》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