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爱情诗《张司空华离情》原文及赏析

【导语】:

  秋月映帘栊,悬光入丹墀。  佳人抚鸣琴,清夜守空帷。  兰径少行迹,玉台生网丝。  庭树发红彩,闺草含碧滋。  延伫整绫绮,万里赠所思。  愿垂湛露惠,信我皎日期

  秋月映帘栊,悬光入丹墀。

  佳人抚鸣琴,清夜守空帷。

  兰径少行迹,玉台生网丝。

  庭树发红彩,闺草含碧滋。

  延伫整绫绮,万里赠所思。

  愿垂湛露惠,信我皎日期。

  这首诗是江淹《杂体三十首》中的第十首,拟西晋诗人张华的情诗,写思妇怀念远方的丈夫。张华,字茂先,晋惠帝时官至司空。其《情诗》五首,大都写游子思妇之情,格调清新,耐人讽咏。

  头四句写思妇月夜怀人情景。“帘栊”,挂有帘子的窗户。“丹墀”,涂成红色的台阶。两句从张华《情诗》其三“清风动帷帘,晨月照幽房”两句化出,为读者描绘出一个清辉满眼、晶莹如玉的境界。月夜美妙如是,按理当能给人以温馨,以遐想,以憧憬,但因思妇独守空闺,了无情绪,美妙的月夜不仅未能给她带来美妙的情思,相反使她平添出一种悲凉落莫之感,她平时隐郁在胸中的忧苦更加深重,更加难于抑制。她无可奈何地拨弄起琴弦来,那琴声一定是充满了幽怨,听之令人心酸,催人泪下。四句连用了“映”、“入”、“抚”、“守”四个动词,给画面造成一种动感,但这动适足进一步反衬出月夜之静,反衬出思妇幽独凄惶的心境。中四句,转而描写室外环境,在空间上是一种位移,在时间上是一种对于过往岁月的追溯。院中的小径人迹罕至,庭台上布满了蛛网,说明夫君离家已久,这里寂寞已久,而思妇独守空闺、苦思苦念也已很久!当然这里也还有生命存在,庭树还在那里开着红花,草色也是那样青翠滋润,它们给这寂寞的小院带来了一点生机和活力,但终不能驱散这小院的寂寞。它们大概只能在那里自我欣赏,自悲自怜,自生自灭,就像那一位“守空帷”的“佳人”。四句全为写景,但寂寞之人、之心、之情已寓于其中,读之令人触景情伤。末四句,仍回笔写闺中思妇。“延伫”,久立。“绫绮”,丝织物,这里代指寒衣之类。“湛露”,浓重的露。《诗经·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这里用以比喻情爱。“皎日”,白日。《诗经·王风·大车》:“谷则异实,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期”,许,谓发誓以心相许。思妇“抚”了一阵“鸣琴”,大概是累了,也可能是腻了、烦了(“鸣琴”作为陪伴着她的忠实伴侣,她大概是要经常“抚”一“抚”的,难免不会有腻了、烦了的时候),不由得站了起来,站了很久、很久。她在看什么、想什么呢? 她一定是在凝望着远方,又一次想起了她的丈夫。他现在在干什么呢?天气转凉了,他有寒衣穿吗?思妇想到这里,回过神来,开始连夜缝制寒衣,以便尽快寄给丈夫。她准备寄去的,自然不仅仅是一件寒衣,而是一片炽热的情意。丈夫久出不归,音讯杳无,他是不是把自己忘了? 是不是另有新欢了?这是不能不令人担忧的。但愿这件寒衣能带去自己的一片忠贞,能唤起丈夫对自己的一片温情! 末两句,直抒思妇衷曲,她所遭受的冷落,她的隐忧、痴情俱得以和盘托出,如终场锣鼓,振起一片动人心魄的余响,一个始而含而不露,终而大胆展露心扉的思妇形象,也最后在读者面前站立了起来。

  诗篇始以景起,终以情结,中间以景语过渡衔接,构成了一个情、景、事交错间出、彼此交融的艺术境界。语言于平易中透出绚烂,如“红彩”与“碧滋”相互映衬,红便觉得格外红,而绿又觉得格外绿,给作品增添了美感。晋宋诗风较为古朴,而齐梁诗风颇为华美,这首诗可谓能熔为一炉,显示出当时诗风转变的轨迹。

相关推荐
  • 古代爱情诗《国门东(好女儿)》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潘黄门岳述哀》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陌上郎》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答徐侍中为人赠妇》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浣溪沙》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自君之出矣》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惜余春 踏莎行》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横塘路》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横塘路》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伴云来 天香》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