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爱情诗《情诗五首(其三)》原文及赏析

【导语】:

  清风动帷帘,晨月照幽房。佳人处遐远,兰室无容光。  襟怀拥虚景,轻衾覆空床。居欢惜夜促,在戚怨宵长。  拊枕独啸叹,感慨心内伤。  阵阵清风,吹拂着帷帘;清晨的月

  清风动帷帘,晨月照幽房。佳人处遐远,兰室无容光。

  襟怀拥虚景,轻衾覆空床。居欢惜夜促,在戚怨宵长。

  拊枕独啸叹,感慨心内伤。

  阵阵清风,吹拂着帷帘;清晨的月光,照进了幽静的闺房。这闺房曾经洋溢着青春气息,使人感到无限温馨;如今在女主人公看来,却是冷落凄凉,暗淡无光。其原因何在? 就在于“佳人处遐远”,心爱的丈夫去了远方,女主人公落得独守空闺,怎不孤单寂寞! “月”而冠之以“晨”,正见出女主人公是通宵望月怀人,自夕至晓,辗转未眠。此情此景,大似《古诗十九首》中的“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但此诗的女主人公,却没有“揽衣起徘徊”,她仍然独卧绣榻,一任自己的襟怀拥抱着清空的月影。这月光是如此朦胧缥缈,竟使女主人公堕入了与丈夫重温旧梦的幻觉,仿佛在重新领略那一段似水柔情。然而,一旦接触到轻柔的衾被所覆盖的空荡荡的绣床,这一幻觉便立刻归于破灭。幻觉虽然破灭,但今昔对比之感却因此而分外强烈:在两情欢娱的日子里,夜晚的时光显得是多么短促,不知不觉中时光就过去了,使人感到无比惋惜;而在这独守空闺的日子里,夜晚的时光显得是多么漫长,好象总没有个尽头,使人不由得不深深怨恨。思前想后,愁绪无可排解,女主人公只得以手拊枕,独自发出长长的哀叹。

  全诗写的是丽情,但诗人以清风、明月作为背景,便使全诗笼上了一层高洁雅致的色彩,显得丽而不俗。诗人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兰室仍在,而佳人远去,这是物与人的对比;“虚景”是虚,“空床”是实,这是虚与实的对比;“居欢”与“在戚”是情感上喜与悲的对比;“夜促”与“宵长”是心理感觉上短与长的对比。这样层层对比,使得诗中所抒发的感情虽比较单纯,却有一定的深度,因而具有很强的感人力量。沈德潜《古诗源》评曰:“秾丽之作,油然入人,茂先(张华)诗之上者。”的是确论。钟嵘《诗品》评张华诗,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其实能将儿女深情摹写得精妙入微,也是值得称道的。诗歌百花园中也少不得这一朵奇葩。

相关推荐
  • 古代爱情诗《情诗五首(其四)》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江城子》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悼亡诗三首(其一)》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蝶恋花》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永遇乐》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悼亡诗三首(其二)》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菩萨蛮 回文。夏闺怨》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内顾诗二首(其二)》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王明君辞并序》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点绛唇》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