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爱情诗《汝坟》原文及赏析

【导语】:

  诗经·周南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①。未见君子,惄如调饥②。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燬。虽则如燬,父母孔迩③。  《汝

  诗经·周南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①。未见君子,惄如调饥②。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燬。虽则如燬,父母孔迩③。

  《汝坟》是一位劳动妇女思恋远役的丈夫而唱出的歌。她的丈夫——“君子”,被奴隶主贵族强征远役,她在无限缠绵的思恋和怨恨中,喊出了自己的心音。她一方面苦苦思念远役的丈夫,表现出淳朴、真挚的爱。另一方面,则大胆地控诉了“如燬”的奴隶制度,揭示出奴隶制度的罪恶本质。

  全诗共分三章。第一章是写女歌者与丈夫未有相见时,“如饥似渴”的煎熬心情。他们原本是情深意浓的伴侣,可是,对方却被强征远役,使家境从而凄凉起来,这怎能不激起歌者的无限思念和怨恨之情呢!在这里,歌者是以“遵彼汝坟,伐其条枚”起兴,衬托出“未见君子”的那种难以煎熬的“如焚”心情的。仁井田南阳《毛诗补传》云:“感物以起情谓之兴,借物以喻事谓之比。兴者感发之名,比者譬喻之称。”

  第二章是写女歌者与丈夫相聚后的喜悦心情。但是,这实际上是一种虚幻的梦境写照。歌者白天“如饥似渴”地思念心上人儿,结果始终未见,而到了晚上闭上眼睛,却仿佛见到丈夫已回到了自己身旁,显示出她于驰骋想象中的幸福与喜悦。不过,歌者在这章中是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起兴,反衬出“既见君子”的梦幻喜景的。

  第三章则是全诗的重心所在。它是在控诉残酷的奴隶制度下的繁重徭役的基础上,反映出歌者热切希冀丈夫能早些回还,与亲人团聚的焦虑心情,对不平等奴隶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它以“鲂鱼赬尾”起兴,映衬出残暴的奴隶制度,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奴隶主阶级的刻骨仇恨,反映出劳动人民渴望家人团聚,和平生活的共同愿望。这就从而把歌者爱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汝坟》在艺术上,同《诗经》中的许多诗篇一样,是以比兴为主要表达手段,来叙写所要表现的客观事物和对象,抒发主人公的情感的。它在整个叙述过程中,又是采用一唱三叹的形式,感情回环往复,意旨层层深入,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歌的特色。它在形式上则是运用的四言句式,呈现出生动活泼的节奏感与音乐美。

  总之,《汝坟》这首诗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堪称一首文情并茂的千古绝唱。

相关推荐
  • 古代爱情诗《草虫》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摽有梅》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江有汜》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野有死麕》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击鼓》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雄雉》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谷风》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静女》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柏舟》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桑中》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