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名胜诗《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原文及赏析

【导语】:

  (宋)苏轼  伟哉造物真豪纵, 攫土抟沙为此弄①。  劈开翠峡走云雷, 截破奔流作潭洞②。  因随化人履巨迹③,得与仙兄蹑飞鞚④。  曳杖不知岩谷深, 穿云但觉衣裘

  (宋)苏轼

  伟哉造物真豪纵, 攫土抟沙为此弄①。

  劈开翠峡走云雷, 截破奔流作潭洞②。

  因随化人履巨迹③,得与仙兄蹑飞鞚④。

  曳杖不知岩谷深, 穿云但觉衣裘重。

  坐看惊鸟救霜叶⑤, 知有老蛟蟠石瓮。

  金沙玉粒粲可数, 古镜宝奁寒不动⑥。

  念兄独立与世疏, 绝境难倒惟我共。

  永辞角上两蛮触⑦, 一洗胸中九云梦⑧。

  浮来山高回头失⑨,武陵路绝无人送⑩。

  筠篮撷翠爪甲香(11),素绠分碧银瓶冻(12)。

  归路霏霏汤谷暗(13), 野堂活活神泉涌。

  解衣浴此无垢人, 身轻可试云间凤。

  【题解】

  此诗作于北宋绍圣二年(1095)作者贬谪惠州时。正辅,程正辅,名之才,苏轼母舅程浚之子,时为粤中提刑,因事至惠州,得与作者同游唱和。白水山为罗浮之东麓,以山中瀑布著名,又有佛迹岩、汤泉等名胜。这首纪游诗,写登山所见景观及自己亲和神奇的大自然以后的愉悦心情。

  【作者】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生平见前江苏《送郑户曹》诗。

  【注释】

  ①弄:游戏之意。②“劈开”两句写白水山飞瀑及其下深潭。白水山有瀑布高百数十丈,其下注处有深潭。此言“潭洞”,盖状其深也。③化人:佛教谓佛、菩萨变形为人以化度众生者。《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周穆王时,文殊、目连来化,穆王从之,即《列子》所谓化人是也。”宋王十朋注此诗云: “今‘化人’则借以言佛也。”迹:指佛迹岩上大足迹,俗谓之佛迹。《东坡志林》:“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④仙兄:称程正辅。蹑:追随。鞚:马络头,借指马。⑤韩愈诗:“林柯有脱叶,欲堕鸟惊救。”⑥古镜宝奁:喻潭水如镜。⑦此句谓再不去为蝇头小利蜗角功名而争。蛮触,极言所争者之小。《庄子》:“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蛮氏;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触氏。争地而战,伏尸数万。”⑧九云梦:形容心胸广阔。司马相如《子虚赋》: “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⑨浮来山:罗浮山,传说罗浮山两山之一的浮山即蓬莱仙岛,尧时随洪水浮来与罗山合为一体。⑩武陵路:指桃源。此比罗浮山。⑾筠篮:竹篮。撷:采摘。⑿碧:碧流。《古诗·淮南王篇》:“金瓶素绠汲寒浆。”⒀汤谷:汤泉在佛迹岩东。《东坡志林》:“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旧注引唐子西《汤泉记》:“佛迹院中涌出二泉:其东汤泉,其西雪如泉。二泉相去步武,而东泉热甚,不堪触指,以西泉解之,才适沐浴。”

相关推荐
  • 山水名胜诗《宿冲虚观》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程乡》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社日南康道中》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过端州七星岩留题》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七星岩摩崖题名歌》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署中诸友同游七星岩》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题石室岩》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石室》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仙掌秋风》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屏风岩》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