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名胜诗《三游洞》原文及赏析

【导语】:

  (宋)苏辙  洞前危径不容足①,洞中明旷坐百人②。  苍崖硉兀起城柱③,乱石散列如惊麏④。  清溪百丈下无路, 水满沙上如鱼鳞。  夜深明月出山顶, 下照洞口才及唇

  (宋)苏辙

  洞前危径不容足①,洞中明旷坐百人②。

  苍崖硉兀起城柱③,乱石散列如惊麏④。

  清溪百丈下无路, 水满沙上如鱼鳞。

  夜深明月出山顶, 下照洞口才及唇⑤。

  沈沈深黑若大屋, 野老篝火青如磷⑥。

  平明欲出迷上下⑦,洞气飘乱为黄云。

  深山大泽亦有是, 野鸟鸣噪孤熊蹲。

  三人一去无复见⑧,至今冠盖长满门⑨。

  【题解】

  三游洞在西陵峡口北岸西陵山峭壁上,面临下牢溪,距宜昌10公里。洞室面积约700平方米,分前室、后堂,前室空旷明敞,后室清幽深奥。洞内外有宋以来石刻数十处。唐元和十四年(819),白居易、元稹、白行简三人遇于峡口,相邀来此探胜,赋诗抒情,白居易写有《三游洞序》以纪其事。洞因而得名“三游洞”。北宋元祐四年(1059)冬,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出川赴京,途经夷陵,也曾游此洞,后人称“后三游”。苏辙此诗即作于当时,写三游洞险峻幽深的景色。

  【作者】

  苏辙,北宋文学家,生平见前江苏《张公洞》诗。

  【注释】

  ①危径:险危逼仄的小路。②明旷:明亮宽广。明林俊《三游洞记》:“穹然一洞,上如覆篷。高六丈余,广尤其半。奇石墙立,中起三柱,非圆非方,上广而锐直下。洞爽而旷,如堂,可布三十席。”③硉兀:岩石突兀状。④麏:兽名,即獐子。⑤唇:此指洞口。⑥此句言引路之山民所燃之火如磷火。⑦平明:清晨。⑧三人:指白居易、白行简和元稹。⑨冠盖:旧指当官做宦者的冠服和车盖,代指当官做宦者。

相关推荐
  • 山水名胜诗《上三峡》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黄牛峡》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黄牛庙》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崆岭峡》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虾蟆碚》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发潭州》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碧湘门》原文及赏析
  • 山水名胜诗《长沙》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