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吴太伯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他决意把君主的继承权让给三弟季历,以便季历传其子周文王姬昌,于是偕二弟仲雍避居句吴,成为吴国的始祖。周武王追封为吴伯,故史称吴太伯
2021-04-16 21:07:00
-
《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本篇记载了周武王十二年(约公元前1044年)齐太公吕尚佐武王伐纣有功受封于齐,三十二代传至齐康公二十六年(前379年)田氏并齐而吕氏绝其祀,共660余年间的史事。 齐原是周初功臣太
2021-04-16 21:05:43
-
《史记·鲁周公世家第三》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周公,即姬旦,又称叔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武王姬发的弟弟。以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他是西周初政治家,曾佐武王灭商。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分封诸侯,周公
2021-04-16 21:03:07
-
《史记·燕召公世家第四》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本篇叙燕世家世系。从燕的始祖召公写起,直至最后一个君主燕王喜,共传四十余代。召公以下九世至惠侯,中间七世未写,可能是史料缺乏,因秦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史
2021-04-16 20:52:49
-
《史记·管蔡世家第五》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本篇主要写周武王弟蔡叔、曹叔的家世。武王同母兄弟十人,其中伯邑考、管叔、成叔、霍叔、冉季无专篇叙述,而成叔、霍叔、冉季皆辅佐成王有功,故附于篇中略作记载。这篇既
2021-04-16 20:50:38
-
《史记·陈杞世家第六》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陈、杞,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分封的两个诸侯国。陈,都宛丘(今河南淮阳),辖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杞,初在雍丘(今河南杞县),杞成公迁缘陵(今山东乐昌东南),杞文公迁
2021-04-16 20:49:05
-
《史记·卫康叔世家第七》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卫,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旦平定武庚反叛后分封给周武王同母少弟康叔的一个大国。它始都朝歌,后迁楚丘,又迁帝丘,最后迁野王,被秦二世所灭。 《卫康叔世家》记写从康叔至
2021-04-16 20:47:24
-
《史记·宋微子世家第八》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宋国,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旦分封给纣之庶兄微子、以代殷后,奉其先祀的一个国家,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南)。至宋襄公欲霸未成而此后国势日衰,于公元前286年被齐联合魏、楚所
2021-04-16 20:45:04
-
《史记·晋世家第九》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晋国是春秋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雄踞于黄河中游,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当时的文化。至公元前376年,韩、魏、赵三家灭晋前,共传承四十余君,较重要的有唐叔虞、晋侯燮、武侯
2021-04-16 20:43:08
-
《史记·楚世家第十》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在楚之早期发展中,不过是僻居南方的众多蛮夷部族之一。但在鬻熊的领导下,荜路蓝缕、艰苦创业,终于壮大为助周灭商的一支劲旅。到了春秋前期,经过楚武王、文王的惨淡经营
2021-04-16 20:40:53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本篇突出记叙越王勾践报仇雪耻的故事,并续以越国灭亡的史实;篇末附载佐勾践灭吴的大臣范蠡弃政经商时的轶事。 越王勾践忍辱励志、发愤图强,终于灭吴雪耻的故事,流传久远
2021-04-16 20:38:37
-
《史记·郑世家郑桓公友者》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郑是西周末年周宣王所封之国,虽立国较晚,然经过桓、武、庄公三世努力,至春秋初年已颇有实力。但由于郑国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北有晋国,南邻于楚,始终是两强争霸的焦
2021-04-16 20:36:40
-
《史记·赵世家赵氏之先》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赵世家在称诸侯前谱系为:中衍蜚廉季胜孟增衡父造父六世至奄父叔带五世至赵夙共孟赵衰赵盾赵朔赵鞅赵毋恤赵浣;称诸侯后谱系为:烈侯籍武公敬侯章成侯种肃侯语武灵王雍惠文王
2021-04-16 20:30:27
-
《史记· 魏世家毕公高与周同姓》原文、翻译及鉴赏
毕公高与周同姓[1]。武王之伐纣[2],而高封于毕[3],于是为毕姓。其后绝封[4],为庶人[5],或在中国[6],或在夷狄[7]。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8]。 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9],毕万为右[10
2021-04-16 20:29:12
-
《史记· 魏世家生魏绛》原文、翻译及鉴赏
生魏绛。 魏绛事晋悼公[2]。悼公三年,会诸侯[3]。悼公弟杨干乱行[4],魏绛僇辱杨干[5]。悼公怒曰:合诸侯以为荣,今辱吾弟!将诛魏绛。或说悼公[6],悼公止。卒任魏绛政[7],使和戎、翟[8
2021-04-16 20:27:48
-
《史记· 魏世家魏文侯元年》原文、翻译及鉴赏
魏文侯元年,秦灵公之元年也[2]。与韩武子、赵桓子、周威王同时[3]。 六年,城少梁[4]。十三年,使子击围繁、庞[5],出其民[6]。十六年,伐秦,筑临晋、元里[7]。 十七年,伐中山[8],使子击
2021-04-16 20:25:37
-
《史记· 魏世家秦尝欲伐魏》原文、翻译及鉴赏
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5],国人称仁[6],上下和合[7],未可图也[8]。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任西门豹守邺[9],而河内称治[10]。 魏文侯谓李克曰[11]: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
2021-04-16 20:22:55
-
《史记· 魏世家魏武侯元年》原文、翻译及鉴赏
二年,城安邑、王垣[6]。七年,伐齐,至桑丘[7]。九年,翟败我于浍[8]。使吴起伐齐[9],至灵丘[10]。齐威王初立[11]。 十一年,与韩、赵三分晋地,灭其后[12]。 十三年,秦献公县栎阳[13]。十
2021-04-16 20:18:13
-
《史记· 魏世家公孙颀自宋入赵》原文、翻译及鉴赏
公孙颀自宋入赵[2],自赵入韩,谓韩懿侯曰[3]:魏䓨与公中缓争为太子,君亦闻之乎? 今魏䓨得王错[4],挟上党[5],固半国也[6]。因而除之[7],破魏必矣,不可失也。懿侯说[8],乃与赵成侯合军
2021-04-16 20:16:57
-
《史记· 魏世家齐宣王用孙子计》原文、翻译及鉴赏
齐宣王用孙子计[1],救赵击魏。魏遂大兴师,使庞涓将[2],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过外黄[3],外黄徐子谓太子曰[4]:臣有百战百胜之术。太子曰:可得闻乎?客曰:固愿效之[5]。曰:太子自将攻
2021-04-16 20:15:51
-
《史记· 魏世家追尊父惠王为王》原文、翻译及鉴赏
追尊父惠王为王。五年,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3],围我焦、曲沃[4]。予秦河西之地[5]。六年,与秦会应[6]。秦取我汾阴、皮氏、焦[7]。魏伐楚,败之陉山[8]。七年,魏尽入上郡于秦[
2021-04-16 20:13:42
-
《史记· 魏世家 哀王元年》原文、翻译及鉴赏
二年,齐败我观津[2]。五年,秦使樗里子伐取我曲沃[3],走犀首岸门[4]。六年,秦(求)[来]立公子政为太子[5]。与秦会临晋。七年,攻齐。与秦伐燕[6]。 八年,伐卫,拔列城二[7]。卫君患之[8
2021-04-16 20:08:22
-
《史记· 魏世家昭王元年》原文、翻译及鉴赏
二年,与秦战,我不利。三年,佐韩攻秦,秦将白起败我军伊阙二十四万[3]。六年,予秦河东地方四百里[4]。芒卯以诈重[5]。七年,秦拔我城大小六十一。八年,秦昭王为西帝[6],齐湣王为东
2021-04-16 20:06:36
-
《史记· 魏世家二年》原文、翻译及鉴赏
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2],韩来救,予秦温以和。三年,秦拔我四城,斩首四万。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3]。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4]。苏代谓魏王曰:
2021-04-16 20:05:36
-
《史记· 魏世家十年》原文、翻译及鉴赏
十年,秦太子外质于魏死。 十一年,秦拔我郪丘[2]。 秦昭王谓左右曰: 今时韩、魏与始孰强[3]?对曰:不如始强。王曰:今时如耳、魏齐与孟尝、芒卯孰贤[4]?对曰:不如[5]。王曰:以孟尝、芒
2021-04-16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