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不要吧葫芦系在脚上》原文及鉴赏

    小的时候,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子到河里去学游泳,大人给他两个葫芦,告他说: 你把葫芦系在两腋下面,头和肩膀便可以浮出水面了。他照着大人说的做了,果然很妙。后来他想:如果把葫

    2021-03-12 11:58:56

  • 杂文《不要怕民主》原文及鉴赏

    4月16日《人民日报》第六版刊登的武汉电中说: 武汉市干部学习毛主席讲话获得初步成绩,但干部中还有一些思想问题。有的干部认为情况比过去复杂得多了,干部难当了,也有的认为现在群众民主

    2021-03-12 11:47:41

  • 杂文《孵在京沪做什么?》原文及鉴赏

    是去年吧,我在北京听见一件上海奇闻,说是上海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外地高等学校的很少,以至录取的分数线也被迫大为降低(如果是真的,我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无原则地迁就! )。今年上半年我在上

    2021-03-12 11:41:17

  • 杂文《伯牙断琴别议》原文及鉴赏

    伯牙断琴的故事,作为珍惜知音的美谈,已传颂了两千年。汉上就留有他弹琴和断琴的古迹,凭吊者不衰。 我也是凭吊者之一。但我的凭吊,既为了伯牙那颗凄寂的心,更为了伯牙那把断裂的琴。 失

    2021-03-12 11:33:40

  • 杂文《一点见识》原文及鉴赏

    这一天过得不错,总算长了一点儿见识,详情如下: 前些时,由我经手办了一件事要把几篇文稿编成一个集子。这样,我就做了一个大致的时间表(确切的时间已经记不清了,只约摸说说吧),八号,请作者

    2021-03-12 11:32:15

  • 杂文《时间老人》原文及鉴赏

    人们常爱用 女神 来形容春天,以喻其温柔优美; 用长河 来形容历史,以喻其源远流长。形容时间则常用老人,这里头也不无深长的寓意。我们中国人,对于老 ,向来都怀有尊敬的感情。从前,天子之

    2021-03-12 11:30:46

  • 杂文《太阳的故事》原文及鉴赏

    我爱太阳。我唱过太阳的颂歌,赞美它伟大光明,普照万物,赋予我们以光和热,生命和色彩 太阳是壮丽辉煌的,而关于太阳的故事,却不尽然。在这里,我要说几个关于太阳的故事 陶铸同志为了提倡

    2021-03-12 11:29:26

  • 杂文《松树的风格》原文及鉴赏

    去年冬夫,我从英德到连县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虽是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但它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当时很想把这种感觉

    2021-03-12 11:14:49

  • 杂文《《师说》解》原文及鉴赏

    年过五十的老先生,大概总读过韩愈的《师说》。这篇文章里很有几句值得今天当老师和学生的想一想。例如他说: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

    2021-03-12 11:13:00

  • 杂文《郑板桥的两封家书》原文及鉴赏

    《郑板桥集》中除开诗、词、题画之外,还有十六通《家书》。其中有两通是托他的弟弟教育儿子的,很有意思。 郑板桥是 康熙秀才 、雍正举人 、乾隆进士 ,作过七品官耳 的县太爷,又是画、诗

    2021-03-12 10:58:41

  • 杂文《嘲吴晗并自嘲》原文及鉴赏

    1967年,我同吴晗同志在一次被揪往某矿区批斗时,两人在斗争大会前被囚于一室内,曾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互相取乐;事后于回程的火车上,我在默想中作成此诗。 书生自喜投文网, 高士

    2021-03-12 10:56:30

  • 杂文《谢夏公赠糖》原文及鉴赏

    1977年10月,我的小女小云偕新婚夫婿到江西芳山林场来看望我,带来夏衍同志所赠糖果一大盒。我得此馈赠,不觉泪下如雨。 患难存知己, 艰危见赤心。 饴糖虽一盒, 颗颗见深情。 (1977年10月) (《馀

    2021-03-12 10:55:24

  • 杂文《讥偶像的俗语》原文及鉴赏

    曾听人用讥神庙偶像的俗话讽刺官僚主义者: 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神无主,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久)坐不动,十足无用。很形象化。这和以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2021-03-12 10:53:41

  • 杂文《古人的业余学习》原文及鉴赏

    在封建社会里,学术文化是掌握在地主阶级手里的。因为只有他们才有时间,读得起书,才有钱,抄或买得起书,和请得起老师,付得出束脩。 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的穷苦人,这样也没有,那样也没有

    2021-03-12 10:51:33

  • 杂文《“伟大的空话”》原文及鉴赏

    有的人擅长于说话,可以在任何场合,嘴里说个不停,真好比悬河之口,滔滔不绝。但是,听完他的说话以后,稍一回想,都不记得他说的是什么了。 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不少。如果你随时留心,到处都

    2021-03-12 10:42:25

  • 杂文《专治“健忘症”》原文及鉴赏

    世上有病的人很多,所患的病症更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其中有一种病症,名叫健忘症。谁要是得了这种病症,就很麻烦,不容易治好。 得了这种病的人,往往有许多症状,比如,见过的东西很快都忘了

    2021-03-12 10:40:27

  • 杂文《老铜锣匠的故事》原文及鉴赏

    据说,在广东潮安县,有个铸造铜锣的老人,练就了一手精湛的技艺。你要他铸造能发什么音的铜锣,结果就是什么音,竟无一差误。有一次,某戏班派人送去一面失声的铜锣,请老师傅修理。老人试敲

    2021-03-12 10:06:33

  • 杂文《杜鹃的叫声》原文及鉴赏

    不久以前,我听得一位长者说,曾经为历代诗人所反复吟咏的杜鹃,有着一个怪脾气: 在平常日子里,它们喜爱单个儿活动,彼此的距离,大概以互相听不到对方的叫声为限;否则,它们便会打起来,直至战

    2021-03-12 10:00:27

  • 杂文《“谢本师”》原文及鉴赏

    章太炎先生已经故世多年了。偶然翻检他的文章,读到一篇《谢本师》,虽然我自己并没有 为人师表 ,只因近来听到一些老专家、老教师的议论,心有所涉,不免来饶舌几句。 章太炎从二十三岁起读

    2021-03-12 09:55:17

  • 杂文《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原文及鉴赏

    是说我们队伍里有些同志怕犯错误、危及个人,宁愿少做、甚而不做工作。殊不知不做工作、白吃人民种的小米,本身就是最大错误。几做工作,错误难免,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错了就改,所谓

    2021-03-12 09:52:57

  • 杂文《井底蛙》原文及鉴赏

    人人都夸天好大 见了青天又害怕 跳出井口担风险 不如仍作井底蛙 赏析 漫画与杂文是兄弟,是朋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真可谓难兄难弟。华君武从事漫画近60年,他不仅作画,而且配以诗文,文和画

    2021-03-12 09:50:17

  • 杂文《除夕夜话》原文及鉴赏

    除夕 守岁 ,是老习惯。 时间无始无终,李白叫他百代过客,岁月是他那自行不息的脚步,也是他那古往今来悠悠旅途的里程碑。岁月是守不住的,该去的要去,该来的要来。但是,我仍然觉得,守岁是好

    2021-03-12 09:44:35

  • 杂文《胡昭衡致朱焘》原文及鉴赏

    朱焘同志: 您好! 十五日来信及近三十篇大作收到了。虽非宏构巨着,却也洋洋大观。(接到后,当即花了两个晚上)拜读之后,意外高兴。首先,我虽勉乎其难地担任北京市杂文学会负责人,对北京文艺

    2021-03-12 09:30:47

  • 杂文《长命草》原文及鉴赏

    山野有多少种草啊!到了春天,万草齐萌,绿叶拂风,有的还开着小花,更是显得生趣盎然。当我想起过去的生活,就常常想起家乡地畔、崖边、路边长着的山菊、枸杞、马兰等野草,而就中最激起感情

    2021-03-12 09:26:03

  • 杂文《杂家---一个编辑同志的想法》原文及鉴赏

    窗外下着毛毛雨,春雨贵似油呀,但这天气却总有点使人腻烦。 工作了一天,正应该逸一下了,便顺手拿起一本《史记》来,想查清左袒这个典故的出处,也算是一种消遣吧? 笃,笃笃有人敲门,却原来是

    2021-03-12 09:23:44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