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蟾·梅》原文及赏析
《梅花·梅》咏梅花诗鉴赏 韦蟾 高树临溪艳,低枝隔竹繁。 何须是桃李,然后欲忘言。 拟折魂先断,须看眼更昏。 谁知南陌草,却解望王孙。 梅花素以高
2022-12-02 16:15:56
-
《杜甫·江梅》原文及赏析
《梅花·江梅》咏梅花诗鉴赏 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这首诗大
2022-12-02 16:15:13
-
《来鹄·梅花》原文及赏析
《梅花·梅花》咏梅花诗鉴赏 来鹄 枝枝倚栏照池冰,粉薄香残恨不胜。 占得早芳何所利,与他霜雪助威稜。 唐人以梅入诗者比比皆是。有人歌咏梅花凌寒早开
2022-12-02 16:14:25
-
《郑谷·梅》原文及赏析
《梅花·梅》咏梅花诗鉴赏 郑谷 江国正寒春信稳,岭头枝上雪飘飘。 何言落处堪惆怅,直是开时也寂寥。 素艳照尊桃莫比,孤香粘袖李须饶。 离人南去肠应
2022-12-02 16:11:53
-
《周密·齐天乐》原文及赏析
《梅花·齐天乐》咏梅花诗鉴赏 周密 宫檐融暖晨妆懒,轻霞未匀酥脸。倚竹娇颦,临流瘦影,依约尊前重见。盈盈笑靥,映珠络玲珑,翠绡葱蓓。梦入罗浮,满衣清露暗香染。
2022-12-02 15:17:51
-
《罗隐·梅花》原文及赏析
《梅花·梅花》咏梅花诗鉴赏 罗隐 吴王醉处十余里,照野拂衣今正繁。 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 愁怜粉艳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罇。 寄欲所思无
2022-12-02 15:16:48
-
《黄昇·贺新郎梅》原文及赏析
《梅花·贺新郎梅》咏梅花诗鉴赏 黄昇 自扫梅花下。问梢头、冷蕊疏疏,几时开也。间者阔焉今久矣,多少幽怀欲写。有谁是、孤山流亚? 香月一联真绝唱,与诗人、千
2022-12-02 15:15:53
-
《史文卿·枯梅》原文及赏析
《梅花·枯梅》咏梅花诗鉴赏 史文卿 樛枝半著古苔痕,万斛寒香一点春。 总为在今吟不尽,十分清瘦似诗人。 史文卿的这首“枯梅”诗,只是千百篇
2022-12-02 15:14:28
-
《庾信·梅花诗》原文及赏析
《梅花·梅花诗》咏梅花诗鉴赏 庾信 常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这是一
2022-12-02 15:12:21
-
《梅花·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十》原文及赏析
《梅花·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十》咏梅花诗鉴赏 缟裙素帨玉川家,肝胆清新冷不邪。 秾李争春犹办此,更教踏雪看梅花。 这是组诗的最后一首,以美
2022-12-02 15:10:55
-
《秋瑾·梅(十首选一)》原文及赏析
《梅花·梅(十首选一)》咏梅花诗鉴赏 秋瑾 冰姿不怕雪霜侵,羞傍琼楼傍古岑。 标格原因独立好,肯教富贵负初心? 古往今来,咏梅可称得上诗家“热门&r
2022-12-02 15:07:41
-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原文及翻译
原文: 仁宗嘉祐五年五月,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
2022-12-02 15:05:33
-
《宋史纪事本末·金人渡江南侵》原文及翻译
原文: 甲戌,韩世忠自镇江退守江阴。是月,知徐州赵立闻诏诸路以兵勤王,乃将兵三万趋行在。金人邀立于淮阴,立麾下劝立不如还保徐州,立奋怒,嚼其齿曰:“回顾者斩!”
2022-12-02 15:05:02
-
《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原文及翻译
原文: 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帝以问寇准,准曰:“不知谁为陛下画此二策?”帝曰:“
2022-12-02 15:04:05
-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原文及翻译(二)
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更变。”帝问侍读孙固
2022-12-02 15:03:31
-
《宋史纪事本末·仁宗景祐元年冬十月》原文及翻译
原文: 仁宗景祐元年冬十月,除范仲淹为礼部员外郎。仲淹先以谏废后事贬睦州,至是复召。时御史台辟石介为主簿,未至,即论事坐罢。欧阳修贻书责中丞杜衍曰:“介足未履台
2022-12-02 15:02:51
-
《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原文及翻译
原文: 太平兴国元年十二月己未,诏群臣论列者,即时引对。富弼①曰∶“太宗求治之切,故诏群臣论事,欲面奏者,即时引对,此言路所以无壅也。自后臣僚非差遣合上殿者不得对,
2022-12-02 15:01:43
-
《宋史纪事本末·文谢之死》原文及翻译
原文: 帝昺祥兴二年十月,至燕。馆人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守之。既而丞相孛罗等召见于枢密院,天祥入长揖。欲使跪,天祥曰:“南之揖,北之跪,予南人行
2022-12-02 15:01:04
-
《宋史纪事本末·收兵权》原文及翻译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亦不忧其叛也。然熟观数人者皆非统御才恐不
2022-12-02 14:40:52
-
《宋史纪事本末·文谢之死》原文及翻译(二)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敢逃其死而贰其心乎!”弘范义之。
2022-12-02 14:40:05
-
《宋史纪事本末·太祖代周》原文及翻译
原文: 夏四月癸巳,周昭义节度使李筠起兵。初,帝即位,遣使加筠中书令。使者至潞州,筠欲拒之,宾佐切谏,乃延使者,置酒,既而取周太祖画像悬于壁,涕泣不已。宾佐惊骇,告使者
2022-12-02 14:39:17
-
《宋史纪事本末·平江南》原文及翻译
原文: 太祖开宝四年,唐主李煜遣其弟从善来朝,奉方物入贡。帝赐第,留京师。唐主手疏求遣从善归国,优诏不许。时唐主事中国,虽外示畏服,内实修备。及南汉亡,惧甚。因上表乞去国
2022-12-02 14:38:18
-
《宋史纪事本末·金人渡江南侵》原文及翻译(二)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言日:“敌兵多骑,必不能乘舟袭我。江、浙
2022-12-02 14:37:17
-
《宋史纪事本末·夏元昊拒命》原文及翻译
原文: 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而环庆酋长六百余人约为乡导。事寻露。仲淹以其反复不常,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阅其人马,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自是为中国用,羌人亲爱之
2022-12-01 15:40:20
-
《宋史纪事本末·平荆湖》原文及翻译
原文: 初,周行逢病亟,召将校属其子保权,曰∶“吾部内凶狠者诛之略尽,唯张文表在耳。我若死,文表必乱,诸君善佐吾儿,无失土宇。必不得已,当举族归朝,无令陷于虎口。“
2022-12-01 15:3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