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白牡丹》原文及赏析

【导语】:

  《牡丹·白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韦庄  闺中莫妒啼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这首七言绝句集中歌咏了白牡丹色香之美。前两

  《牡丹·白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韦庄

  闺中莫妒啼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这首七言绝句集中歌咏了白牡丹色香之美。前两句以古代著名的美女与美男子为喻,表现白牡丹白色的美。“闺中莫妒啼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在闺门中,请你不要忌妒那利用白粉化成啼妆的美女,那种妖异的打扮没法和你的端庄相比。在路上遇到何晏那样善于粉饰容貌的美男子,你可能会自惭不如。“啼妆妇”,东汉时,妇女以粉拭目下,有似啼痕。曾风行一时。据说创自梁骥妻孙寿。“傅粉郎”,指三国时,魏何晏。《魏略》曰:“晏性自喜,动静粉帛(白)不去手,行步顾影。”两句诗将白牡丹置于美女与美男子之间,将其人化。字面上看,牡丹之美,超过前者,逊于后者,实质上却暗示了矫饰之美不如天然之美这一朴素的真理。

  后两句深情赞赏白牡丹不露痕迹而香气袭人这一美质。“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将赏花的背景安置在夜间,月光之下。让月亮的清辉与牡丹的白色浑融一片,象澄净的水波,若有若无,若显若隐。给人以清新爽目的透明感,丝毫不乱人视听。这就将白色之美发挥到极致,好象消失了它的颜色,反而更获得了超出颜色的颜色。而在无色之中,鲜花怡人的馨香,则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肯定了白牡丹比其他花卉更有个性的存在方式。其中的象征意味,当然是显而易见的。

  全诗咏色咏香,而又不枯守色香;写得有姿有态,情韵俱佳,且又留有遐想余地;清新自然,给人以隽永的艺术享受。

相关推荐
  • 《王贞白·白牡丹》原文及赏析
  • 《张蠙·观江南牡丹》原文及赏析
  • 《翁承赞·万寿寺牡丹》原文及赏析
  • 《裴说·牡丹》原文及赏析
  • 《捧剑仆·题牡丹》原文及赏析
  • 《李建勋·晚春送牡丹》原文及赏析
  • 《李建勋·残牡丹》原文及赏析
  • 《王建·同于汝锡赏白牡丹》原文及赏析
  • 《卢士衡·题牡丹》原文及赏析
  • 《徐铉·严相公宅牡丹》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