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日休·咏白莲(其二)》原文及赏析

【导语】:

  《荷花·咏白莲(其二)》咏荷花诗鉴赏  皮日休  细嗅深看暗断肠,从今无意爱红芳。  折来只合琼为客,把种应须玉甃塘。  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风浑讶雪生香。  

  《荷花·咏白莲(其二)》咏荷花诗鉴赏

  皮日休

  细嗅深看暗断肠,从今无意爱红芳。

  折来只合琼为客,把种应须玉甃塘。

  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风浑讶雪生香。

  吴王台下开多少,遥似西施上素妆。

  莲花,素为诗人们所爱,因为在诗人眼中,它亭亭玉立,毫无媚骨;它虽出淤污泥,但却一尘不染。莲花即荷花,夏季开花,花分淡红和白两种,一般是红多白少。在夏天灿烂的阳光照射下,红色特别显得娇艳可爱,人们一般也多欣赏红莲,而诗人在这首诗的首联中一开始就提出“从今无意爱红芳。”诗人这种逆反心理,并不是故意与众人作对,而是经过他的“细嗅”、“深看”,仔细品味,白莲的色、香气质,致使他心醉神摇才改变的。断肠,犹断魂、消魂。

  次联,描写白莲花的高洁素质,也是承接首联补述它使诗人荡气回肠“无意爱红莲”的原因。以艳丽论,红莲确是优于白莲,在夏天的阳光下,它红裳翠盖,显得多么风流,多么招人喜爱,但总让人感到,它身上还含有一点“脂粉气”;而白莲则和它相反,它淡雅高洁,是从来不事铅华的。诗人就是从这一角度偏爱它的。白莲的素质既然是高雅、洁白的,因此,它的“居室”,它的“伴相”,也应是雅、洁者。“折来只合琼为客,把种应须玉甃塘”,诗人认为,只有琼玉才配作它的宾相,才配镶嵌它生长的池塘。

  三联具体描绘白莲的情态、神韵。“酥”,本指牛羊乳制成的食品。因为这种食品乳白滑腻,因此一些诗人往往用它去比喻或形容物之洁泽松腻者,诗人在这里就是用它比喻白莲花的洁泽、松赋。白莲的洁白与雪相似,诗人又以雪喻其高洁。诗人在这一联中通过两个比喻,写出了白莲神韵、形态。但,白莲洁白泽腻似酥而非酥;白莲生香,雪不香。“但疑”、“浑讶”二词的运用,不只清楚点明它们间似是而非的关系,也把诗人对白莲的特殊爱好心理烘托出来。

  尾联两句,以古代有名的美人喻白莲的美。西施是春秋时越国的美女,越王勾践战败后,把她献与吴王夫差。诗人有六首名为《馆娃宫怀古》的诗,都是写西施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把白莲喻似西施的素妆,可以使人想象当年美女西施在吴王台上,身着素罗,翩翩起舞,她那袅娜的身姿何等美丽动人。而眼下的白莲盛开,微风飘香,诗人说它的美,与“上素妆”的西施相似,这是何等的贴切。这最后一句不仅点了题,而又把白莲晶莹高洁的素质美,进一步生发开去。

  诗人在这首诗中,着重咏颂白莲高洁的素质,是有感于世风低下而发的。诗人在《原己》一文中说:“吾观于今之世,谄颜媮笑,辱身卑己,汲汲于世”,这种世人的人格卑下与虽出污泥却一尘不染的白莲成为鲜明的对照。

相关推荐
  • 《唐彦谦·黄子陂荷花》原文及赏析
  • 《苏轼·荷花媚荷花》原文及赏析
  • 《张耒·鸡叫子荷花》原文及赏析
  • 《陈与义·菩萨蛮(荷花)》原文及赏析
  • 《曹勋·八音谐赏荷花》原文及赏析
  • 《范成大·满江红荷花》原文及赏析
  • 《曹慎仪·贺新凉荷花》原文及赏析
  • 《吴敬梓·解语花雨后荷花》原文及赏析
  • 《赵孟頫·水龙吟次韵程仪父荷花》原文及赏析
  • 《方岳`鹊桥仙七夕送荷花》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