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芙蓉》原文及赏析

【导语】:

  《荷花·芙蓉》咏荷花诗鉴赏  温庭筠  刺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  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  浓艳香露里,美人清镜中。  南楼未归容,一夕练塘东。  这首诗

  《荷花·芙蓉》咏荷花诗鉴赏

  温庭筠

  刺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

  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

  浓艳香露里,美人清镜中。

  南楼未归容,一夕练塘东。

  这首诗着意突出了荷花美好动人的形象。

  诗的首联,描写了芙蓉花的姿态和色彩。诗人观察得很细致,故写得细腻入微。花的茎上长有小刺,清风掠过,随着水波的荡漾,茎身轻轻摆动,肥大的叶子相互掩映,遮盖水面,放眼望去,呈现着一片碧绿色,而那些娇艳的花瓣,有的先开,有的后开,当然颜色的深浅浓淡亦各有区别,所谓“参差红”即是指花朵的外观的色彩的不同。在这两句诗里,用了一个“碧”字和“红”字,极其鲜明地勾画了芙蓉的叶和花的形象之美,诗人在词语的选择上是非常讲究设色的,红绿相间,分外妖娆,给人以强烈的实感。

  接着颔联两句描写芙蓉花开放的方域、环境的画面。“吴歌秋水冷”中的“吴歌”,据《晋书·乐志》载:南朝的吴歌杂曲产生于江南吴地,以现在的南京为中心,广为流传。“湘庙夜云空”中的“湘庙”,是指虞舜二妃子之庙。传说中大舜南巡时,二妃往寻,后溺于湘水,民为之立祠于水侧。这两句诗从广阔的空间,描写了芙蓉花给南国带来的风情韵致,妆点了这里的大自然之美,同时也增加了芙蓉的神话传说,使之更富有引人入胜的浪漫色彩。

  颈联的“浓艳香露里,美人清镜中”,写出芙蓉花馨香浓郁,飘散四处。柳宗元曾有“薄彩寒露”《咏芙蓉》)之句,是着重从色彩上表现芙蓉美丽的。诗人将其诗意予以翻新,主要是突出其芳香。虽在初秋,仍亭亭玉立,连挂着的露珠里都渗透了香气,沁人心脾。随着阵阵的秋风,扩散到四面八方,给人们带来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而“美人清镜中”一句,又从另一个角度表现芙蓉的美好。这里“美人”直接指代芙蓉花,“青镜”是指池水,芙蓉花映入水里,倒影婆娑,不仅姿态更显得优美,而且好象它的香气也溶于水中似的,李白诗云“荷花镜里香”,就是表现生在水中的荷花,清香四溢,是其它的花种都不能相比的。这句诗应该说既有其香的含意,又有其美的表现,二者兼具,这一点从与前一句的联系是可以体会到的。

  尾联抒发了观赏荷花的心情。“南楼未归客”,当是指的自己。诗人经常浪迹于外,颇多羁旅之思,又仕途坎坷,历经忧患,思想上的苦闷和内心的不平是难以避免的,也是不易排遣的。然而,当他漫步于荷塘岸上,欣赏这簇簇的芙蓉花,吸吮着晚风送来的清香,难道不也能暂时乐以忘忧、解脱一下世事带来的烦恼吗?难怪他在这里整整地消磨了一个晚上,竟觉得时光过得如此之快! “一夕练塘东”,据《图经》载:华亭有三泖一谷,泖自澱湖入练塘。诗人最后点出观赏芙蓉的时间和地方,并以此收束,充溢着一种流连忘返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上得到满足的愉悦,妙趣横生,良有韵致。

相关推荐
  • 《唐彦谦·黄子陂荷花》原文及赏析
  • 《苏轼·荷花媚荷花》原文及赏析
  • 《张耒·鸡叫子荷花》原文及赏析
  • 《陈与义·菩萨蛮(荷花)》原文及赏析
  • 《曹勋·八音谐赏荷花》原文及赏析
  • 《范成大·满江红荷花》原文及赏析
  • 《曹慎仪·贺新凉荷花》原文及赏析
  • 《吴敬梓·解语花雨后荷花》原文及赏析
  • 《赵孟頫·水龙吟次韵程仪父荷花》原文及赏析
  • 《方岳`鹊桥仙七夕送荷花》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