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祐·秋朝木芙蓉》原文及赏析

【导语】:

  《木芙蓉·秋朝木芙蓉》咏木芙蓉诗鉴赏  李嘉祐  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条到是著花时。  平时露滴垂红脸,似有朝愁暮落悲。  白居易《木芙蓉花下招客饮》诗曰:&l

  《木芙蓉·秋朝木芙蓉》咏木芙蓉诗鉴赏

  李嘉祐

  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条到是著花时。

  平时露滴垂红脸,似有朝愁暮落悲。

  白居易《木芙蓉花下招客饮》诗曰:“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开尽木莲开。”木莲,即是木芙蓉,因别于莲花之称芙蓉,亦名地芙蓉。

  春去秋来,百花凋零。水面残荷更映衬出深秋的萧瑟凄凉。题曰“秋朝木芙蓉”,却先以水面芙蓉的衰残出之,在造成悬念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这幅素雅的秋水残荷图似乎已经蕴含着一丝淡淡的愁绪。

  第二句突然笔调一转,正面描写秋朝木芙蓉的繁盛,“繁条到是著花时,”仅此一句,已写尽木芙蓉的特色。这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与前面的秋水残荷图产生极为鲜明的对比。这里作者似乎赋予了木芙蓉以秋菊的品格。谁说金风能肃物?百花凋零了,而木芙蓉却不畏秋风,经霜愈艳。这种品格不是很值得赞美吗?

  然而,紧接着的并不是作者对木芙蓉的赞美之词:“平时露滴垂红脸,似有朝愁暮落悲”。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自己的情感一下子投射到所咏之物上,使得全诗的情景顿时生动起来。陈子昂《感遇》诗云:“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感慨与此相同。

  此诗明为咏物,实为抒情,情景交融,浑化无迹,且感情起伏波宕,层次曲折井然。

  宋苏轼《和陈述占拒霜花》诗曰:“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因此,木芙蓉又称拒霜花或宜霜花。

相关推荐
  • 《韩愈·木芙蓉》原文及赏析
  • 《范成大·菩萨蛮木芙蓉》原文及赏析
  • 《范成大·窗前木芙蓉》原文及赏析
  • 《朱熹·木芙蓉》原文及赏析
  • 《赵师侠·蝶恋花癸卯信丰赋芙蓉》原文及赏析
  • 《李处全·生查子拒霜花》原文及赏析
  • 《吴文英·惜秋华木芙蓉》原文及赏析
  • 《蒲道源·红芙蓉》原文及赏析
  • 《姚正镛·霓裳中序第一同砚山吴陵城西看木芙蓉》原文
  • 《李德裕·重台芙蓉》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