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绩《野望》原文及赏析

【导语】: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皋〕田泽旁边的高地。〔徙倚〕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皋〕田泽旁边的高地。〔徙倚〕行止不定的样子。〔采薇〕用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的典故,表示避世隐居之意。薇,羊齿类草本植物,嫩叶可食。

  王绩是由隋入唐的诗人,自叹“才高位下”,对现实不满,在唐曾任太乐丞,不久即辞官回到故乡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隐居。从诗中“东皋”的地名和“长歌怀采薇”句来看,《野望》一诗可能是他在归隐生活中写的作品。

  这首诗以省净、萧瑟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山村秋晚的图景,流露出彷徨的心情和隐居的意念。诗的体裁是五律。

  首联扣题,写黄昏野望,心情彷徨、落寞。东皋是王绩在家乡隐居时常游之地,他因此自号“东皋子”。薄暮时分,他在东皋向四处远望,按说,本该有闲适自得之意,但诗人却说“徙倚欲何依”,说自己心情徘徊,不知何所依托。至于为何有这种心情,诗人就此止住不说,以下转向黄昏秋景的描写,借景物渲染萧瑟的情怀。

  颔联写秋山黄昏中的景物,色彩暗淡,萧条。深秋时节,“树树皆秋色”,所有的树都呈现一片憔悴、枯黄之色,十分凄清;黄昏时分,“山山唯落晖”,每个山头都映着夕阳最后的余光,光线微弱。黄色的树,黄色的光,主宰着静寂的山野,令人忧郁、伤感。这是诗人野望中所见的远景。

  颈联写山村的牧人和猎人归来。在暮色苍茫中,山路上牧人驱赶着牛犊回村,猎人骑马带着猎获的野禽归来。可以想象,偶尔有牛马的嘶鸣,衬托得这北方的山村格外荒凉。这是诗人所见的近景。上一联主要写色,这一联主要写声。

  尾联写自己孤独无依,怅然隐居的情怀。诗人在家乡隐居,总会认识一些农人、樵夫,和他们有所交往,但此联却说“相顾无相识”,这可能是黄昏野望中的实况,其实也是诗人心境的流露。诗人在政治生活中有“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寂寞和苦闷,既与这个社会落落寡合,就只有哀叹自己无路可走,“长歌怀采薇”,象殷亡之后的伯夷、叔齐那样过隐居的生活了。

  这首诗写田园隐居生活,但没有陶渊明田园诗的生活气息和乐观情趣,《野望》中表现的美是一种萧瑟、衰飒的意境,情调比较消极。这首诗描写北方山村的秋景,语言朴素无华,情境和谐统一,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关推荐
  • 宋·周密《野步》原文及赏析
  • 唐·王建《雨过山村》原文及赏析
  • 五代·孙光宪《风流子》原文及赏析
  • 宋·洪炎《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原
  •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一)》原文及赏析
  • 宋·王安石《即事》原文及赏析
  • 宋·李弥逊《云门道中晚步》原文及赏析
  • 宋·王庭珪《二月二日出郊》 原文及赏析
  • 北朝民歌《敕勒歌》 原文及赏析
  • 金·元好问《鹧鸪天》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