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柳宗元《渔翁》原文及赏析

【导语】: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宗元长期被贬谪在南方,集中留下许多描绘南地风土民情的诗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宗元长期被贬谪在南方,集中留下许多描绘南地风土民情的诗篇,这是作者在贬任永州期间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描写渔翁闲适自在的生活。

  首句写渔翁暮宿西岩,即永州的西山。渔人一般白天捕鱼,日晚归家,而这位渔翁逢天晚却不回家,就泊舟西山下过宿了,显然这是位放任自由、潇洒不拘的隐者,而非普通的渔人。诗不仅一开场就把镜头对着主人公,而且也暗示了他的性格特征。一夜无话,放过不提,次句单表渔翁早起晨炊的情景: 从湘江汲水,燃起岩上的枯竹。这本是极为平常的生活情景,可是不言水而称清湘,不言枯竹而称楚竹,就使得语句非常新奇别致而富于地方色彩。两句写渔翁夜宿晨兴、随遇而安的适意生活,富有情趣,隐隐透出作者的欣赏、向往之情。

  南方的早晨,山林水滨常雾气浮漫,所以能听到渔翁汲水燃竹之声,却看不清他的身态容颜。等到日出雾散,本该能看清渔翁的模样了,可是他早已离去,只留下一声渔歌,悠长地回荡于青山碧水之间。“欸(ǎi矮)乃” 本是摇橹声,唐代民间有《欸乃曲》,唱渔人生活,诗人这里用来指渔歌。本来渔歌自唱,山水自绿,两者毫无关系,经诗人巧妙的剪辑,两者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一种瞬间性并发的效果,好象是一唱渔歌使山水焕然绿遍! “绿”在这里不再是静态的描述,而成了富于动感和突发性的呈现。试闭目一想,真觉得“胜景在目,奇趣荡胸” (喻守真)。由于诗人新奇的构思、写照,渔翁本来平淡无奇的飘泊生活变得富有传奇色彩、富有浪漫的诗意。

  末二句是想象渔翁泛舟乘流而下的情景,回望天水相连之际,西岩上飘游的白云仿佛也在追随着渔舟。“岩上无心云相逐” 是上五下二的特殊句法,“无心云”化用陶渊明《归去来辞》的“云无心以出岫”,这闲适流动的云彩,不仅使画面变得生动,也渲染了自由轻松的隐逸生活情趣。诗人的谪宦生活沉闷压抑,“欲采蘋花不自由”,诗中那孤舟飘泊、来去无踪的渔翁形象,寄托着诗人的理想,也流露出他孤芳自赏的寂寞心境。

  这首诗造语奇妙,构思特独,历来脍炙人口。不过它的结构也有人非议。苏东坡就曾说“此诗有奇趣,结二句虽不必亦可”。从表现的完整来说,的确不要末二句也可以是一首出色的绝句,但那不符合诗人的创作意旨。他不光要写景,写渔父,还要表现自我,末两句正是表现自我的关键。这么来看,末两句还是有必要了。

相关推荐
  • 清·胡亦常《游圭峰》原文及赏析
  • 唐·韩愈《湘中》原文及赏析
  • 宋·陆游《溪上作》原文及赏析
  • 唐·吴融《溪边》原文及赏析
  • 明·李流芳《滕县道中》原文及赏析
  • 唐·王勃《滕王阁》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滟滪堆》原文及赏析
  • 明·唐寅《潇湘夜雨》原文及赏析
  • 唐·宋之问《灵隐寺》原文及赏析
  • 宋·叶绍翁《烟村》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