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

【导语】: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里,给李白的神态画了一幅肖像。“李白一杯诗百篇”,夸他诗才出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里,给李白的神态画了一幅肖像。“李白一杯诗百篇”,夸他诗才出众,充满了浪漫主义情调。“天子唤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赞美他脱尽凡俗,超逸独立的性格。

  古往今来,对诗歌作出超越贡献的每个诗人,必然具有独特的风格,伟大诗人,就更加突出了这一点。艺术风格与诗人的性格、人格是个统一体。李白,仙风道骨,被誉为“谪仙”。他的思想、情感,他的神魂与相貌,迥殊于众,他的诗风也是如此。仅就《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就可以看出“诗仙”的不凡来。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的名篇之一,为历代读者所激赏。诗,短短四句。头两句,写所望的实景,但不平板。形似“香炉”的山峰,在日光照射下,生出了“紫烟”。这里边,经诗人的观察,有科学成分,同时又饶有诗味。因为是“瀑布”,故用 “挂前川”,远望不闻其声,只朦胧见其姿色,“挂”字正是“遥看”所见,用得似平凡,而实不平凡。后二句,是神来之笔。瀑布从三千尺的高峰上直跌下来,使人如闻其砰然之洪声,骇目惊心,蔚为壮观。结句,把天上的“云色气之带”,化为有声之洪流从天空落下。天上人间,是耶非耶,请注意“疑是”二字。“银河”这种“天文学”现象,在“诗仙”手下,有了“灵气”。神话与现实,科学与诗的界线,被一笔抹煞了。前二句与后二句,成为现实与空灵的结合,它启发想象,引领读者的心灵向高华的境界驰骋。

  同代诗人徐凝也写了同题的诗,他写得比较质实,便觉乏味。列出他的“庐山瀑布”,我们可以比照着看: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第一句与李白诗第三句似同而显得弱,“直”字作为形容词,比李句以“直下”作为动词用,气势大大不如了。第三句,与李诗第二句意象相同。末句,我觉得还是不错的。以瀑布的白色“界破”“青山”的青色。苏东坡写了首诗,斥徐作为“恶诗”,而对李白之作则大为赞美: “古来惟有谪仙辞”! 平心而论,斥徐作为“恶诗”,似乎太过。比较起来,徐拘于眼前实景,对照李诗虚实结合之风,便觉得无味可寻了。

相关推荐
  • 清·翁方纲《望罗浮》原文及赏析
  • 宋·吕本中《柳州开元寺夏雨》原文及赏析
  • 宋·唐庚《栖禅暮归书所见》原文及赏析
  • 唐·权德舆《栖霞寺云居室》原文及赏析
  • 清·王又曾《桐江》原文及赏析
  • 清·钱载《梅心驿南山行》原文及赏析
  • 清·释敬安《梦洞庭》原文及赏析
  • 宋·萧立之《武阳渡》原文及赏析
  • 金·王仕熙《水南暮雨》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水槛遣心》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