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望庐山五老峰》原文及赏析

【导语】: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望庐山五老峰》这一诗题,一作《登庐山五老峰》,应以“望”字为是。  五老峰在庐山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望庐山五老峰》这一诗题,一作《登庐山五老峰》,应以“望”字为是。

  五老峰在庐山顶端东南部,奇石骨立,上插云霄。远望,其状犹如五位老人骈肩俪立,极为诡特。本诗起句“庐山东南五老峰”,以赋的手法直写此峰的方位。庐山南部胜景如林,美不胜收。李白唯独垂青于五老峰,并为之命笔,胜境奇绝已在不言之中了。诗人开篇入题,笔墨可谓异常洗练。

  次句“青天削出金芙蓉”紧承起句,正面描写峭拔秀丽,峻伟恢诡的五老峰。诗人从远望中所产生的独特感受出发,不去刻意雕绘具体景物; 而是从总体上把握它的形神。他以含苞待放的“芙蓉” 比喻五老峰。此峰远望呈金黄色,所以诗中又选用“金”字修饰“芙蓉”。李白通过艺术夸张,使“青天”和“金芙蓉”产生联系,不仅突现了奇峰直插天表的壮伟景象,而且色彩互相映衬,画面异常鲜明。尤其“削”字的妙用,更见“谪仙辞”本色。说此峰有如神斧从天空之中斮削而成,这就极有力地烘托出它那既神奇又浑然天成的特征。此处,堪称下笔有神。

  “九江秀色可揽结”一句,转写庐山以外九江一带的秀美风光。有人说此句是诗人登上峰顶凭高临远所见到的景色。其实诗中并没有写诗人攀登此峰。如果仔细体会下文“此地”二字,这个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我们认为诗人此时仍然立足于原地,只是视线转向庐山之下而已。全句是说凭高远眺,九江秀丽景色可以尽收眼底。“可揽结”,即为可以用手采集的意思,用以形容远景真切,如在目前。诗人在这里以简驭繁,挥洒之间便成一幅山水图卷,不仅缀景宏阔,而且具有尺幅千里之势。

  末尾“吾将此地巢云松”一句,以情作结,抒写望后的感想。作者表示自己非常喜爱这里的景物,有意在此隐居。“此地”并非指五老峰,而是就诗人立足的地方而言。唐肃宗至德元年(756),李白在庐山写有《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庐山屏风叠》诗。诗中说: “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宋人祝穆《方舆胜览》也引《图经》说: (李白) “卜筑五老峰下,有书堂旧址”。由此可知,五老峰下的“屏风叠” 即为诗人后来在庐山的隐居之地。在这里既可仰望五老峰,又可远眺“九江秀色”。因此,我们觉得诗中的“此地”似乎就是屏风叠。由此还可以断言,《望庐山五老峰》一诗,肯定是李白隐居庐山以前所写下的作品。

相关推荐
  •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
  • 清·翁方纲《望罗浮》原文及赏析
  • 宋·吕本中《柳州开元寺夏雨》原文及赏析
  • 宋·唐庚《栖禅暮归书所见》原文及赏析
  • 唐·权德舆《栖霞寺云居室》原文及赏析
  • 清·王又曾《桐江》原文及赏析
  • 清·钱载《梅心驿南山行》原文及赏析
  • 清·释敬安《梦洞庭》原文及赏析
  • 宋·萧立之《武阳渡》原文及赏析
  • 金·王仕熙《水南暮雨》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