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吴伟业《巫峡》原文及赏析

【导语】:

  高深积气浮,水石怒相求。  胜绝频宜顾,奇情不宜留。  苍凉难久立,浩荡复谁收。  诗思江天好,春云满益州。  这是吴伟业《送黄子羽之任》四首之二。原注: “黄子

  高深积气浮,水石怒相求。

  胜绝频宜顾,奇情不宜留。

  苍凉难久立,浩荡复谁收。

  诗思江天好,春云满益州。

  这是吴伟业《送黄子羽之任》四首之二。原注: “黄子羽能诗,以征辟为新都令。”新都,今四川省新都县。作者以诗四首送友人赴任,诗题分别为: 襄阳、巫峡、成都、新都,标记着友人的行程。由鄂入川,三峡为必经之路; 而巫峡是三峡中形势最险、山峰最奇的 一段。这首诗描写了巫峡云雾烟缊、 江水奔流的壮丽景观。

  巫峡山高谷深,气积不散,远望只见云雾飘浮,峰谷隐约; 驶近则见峡中江流湍急,两岸巨石嶙峋,江涛冲击着岩石,岩石撞碎了波涛。峡谷中涛声不息,浪花飞溅,腾起片片水雾。“水石怒相求”,把江涛与岩石的撞击比作两者之间顽强的争斗,既生动,又形象。“高深积气浮”两句,以船上行人的眼光简括描写峡谷上空的云雾和峡谷底部的石浪,有远景,有近观,画面立体感较强。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巫峡不仅山水奇美,而且两岸名胜古迹很多。如传说中大禹治水、神女传书的授书台; 相传为诸葛亮所书、刻着“重崖叠嶂巫峡”的孔明碑; 尤其是那朝迎旭日、暮送夕阳的神女峰,记载着楚王“高唐云雨梦神女”的神话故事,美丽动人;这些常为历来写巫峡者所吟咏、赞赏,这首诗却没有去描写这些人所熟知的景观。“胜绝频宜顾,奇情不宜留。”作者写行进峡中的友人频频顾望,对两岸渐渐远去的胜迹恋恋不舍,但前方奇妙的景观不断出现,吸引着友人的注意力,引起友人的赞叹。作者通过设想友人的“宜顾” 与 “不宜留”的心理矛盾,以见巫峡之中景色美不胜收。这种写法,既不落俗套,也扩展了诗句的容量,又有 一种水流船行、景物移换的动态美。而峡谷深峻,寒气袭人,行人不可久停; 江流浩荡,一泻千里,行船不可暂住。“苍凉难久立,浩荡复谁收”,以观者的感慨更增强了诗中船行景移、水流不息的动态感。

  最后两句是作者对友人的颂扬之词。“益州”指黄子羽要去的成都、新都。“春云”,古代多用以称道人的诗赋文章。如孟郊《上包祭酒诗》:“春云生纸上,秋涛起胸中。”作者说,巫峡奇美秀异的风光 一定激起友人诗兴大发,及至成都,当有很多佳作,故云“诗思江天好,春云满益州”。“江天好”、“春云满”,气象壮观,给人一种形象的美感,从而使得诗歌的结尾不仅没有议论的痕迹,而且紧接巫峡的景色描写之后,创造出一种豁然开阔的境界。

  这是 一首送行诗,作者并未至巫峡,但他通过想象和设身处地的感受,写峡中雾气蒸腾,水石撞击,江流湍急,凉气袭人,写两岸景色奇妙,令人目不暇接,并构造出江天春云的壮观,读来有强烈的行进感,仿佛作者正陪送友人穿行于巫峡之中,扬帆驶向成都。

相关推荐
  • 宋·释道潜《平山堂观雨》原文及赏析
  • 明·王世懋《庐山雪》原文及赏析
  • 清·彭孙遹《彭蠡夜泛》原文及赏析
  • 宋·赵师秀《数日》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日暮》 原文及赏析
  • 金·萧贡《日观峰》原文及赏析
  • 魏晋南北朝·沈约《早发定山》
  •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原文及赏析
  • 宋·范成大《早发竹下》原文及赏析
  •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