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鲍溶《山居》原文及赏析

【导语】:

  窈窕垂涧萝,蒙茸采葛花。  鸳鸯临碧水,照影舞金沙。  在群星灿烂的唐朝诗人中,鲍溶的名字鲜为人知。然而,他的这首《山居》,却是写得十分空灵清秀的。  这短短的四句诗

  窈窕垂涧萝,蒙茸采葛花。

  鸳鸯临碧水,照影舞金沙。

  在群星灿烂的唐朝诗人中,鲍溶的名字鲜为人知。然而,他的这首《山居》,却是写得十分空灵清秀的。

  这短短的四句诗,描绘出一幅清新精美的山中小景图。诗的题名为“山居”,但在整首诗中,既没有明写“山”——它的雄伟或者幽静;也没有提到“居”——它的茅舍或者炊烟。诗人匠心独运,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选取了一组富有细节特征的镜头,来展示“山居”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色。

  “窈窕垂涧萝,蒙茸采葛花。” 诗的头两句,是静态描写。作者把镜头摇向幽深的山涧,写婀娜多姿地垂挂在涧上的薜荔、女萝和纷繁耀眼地盛开的葛花。这默默地垂挂或寂寞地盛开的山野草木花卉,显示出山的深僻和清幽。然而,寂静和清幽并非死灭。满山遍谷的薛萝和葛花告诉人们,在这人迹罕至的深谷中依然充满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因而,这静中又蕴含着动。

  诗的后两句: “鸳鸯临碧水,照影舞金沙。”诗人调转镜头,指向山中的溪流。成双成对的鸳鸯在碧绿的溪水中戏游,它们追逐欢舞的倩影映照在溪涧底下的金色沙石上。这两句,巧妙地写出了溪水的清澈透明,还使人感受到照射水中的日光。碧溪、艳阳、金色沙石,烘托着彩羽斑斓的鸳鸯,色彩是多么绚丽繁富。从鸳鸯照影起舞的神情意态,更进一步衬托出山居的平和恬静。正因为山居环境清幽,没有人事的纷扰,鸳鸯才会如此自由自在,怡然自得地临水照影、起舞。因此,这两句虽是动态描写,但动中又体现着静,实际上是由动写静,从而更好地收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共四句,一句一个特写镜头。这就是: “窈窕涧萝”、“蒙茸葛花”、“鸳鸯临水”、“影舞金沙”。诗人在展示这些景物时,以自己置身山中的主观感受,采用静中有动,动中见静,动静结合的手法,编织出一幅清丽迷人的山居图。无疑,这里面融注着诗人对于幽静恬淡的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尽管在这幅画图中,没有对“山居”本身作具体描述,但诗人所设置的环境,已给人们提供了足以引起无限遐想的余地。我们仿佛看见和感受到了寂静空旷的山峦,苍翠茂密的森林,艳丽芬芳的花草,悠远清脆的鸟鸣,简朴整洁的茅舍,袅袅上升的轻烟……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准确生动。“窈窕” 一词,写出 “萝”的妩媚动人,一个“垂”字,表现它的美好风姿。“蒙茸”展示葛花的纷繁艳丽。“舞”字更为传神,把鸳鸯纵情嬉戏的神态写活了,平添了许多诗情画意。

相关推荐
  • 魏晋南北朝·庾信《山斋》原文及赏析
  • 唐·杜牧《山行》原文及赏析
  • 宋·王质《山行即事》原文及赏析
  • 清·陈恭尹《岁暮登黄鹤楼》原文及赏析
  • 唐·张均《岳阳晚景》原文及赏析
  • 清·吴伟业《巫峡》原文及赏析
  • 宋·释道潜《平山堂观雨》原文及赏析
  • 明·王世懋《庐山雪》原文及赏析
  • 清·彭孙遹《彭蠡夜泛》原文及赏析
  • 宋·赵师秀《数日》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