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寇国宝《题阊门外小寺壁》原文及赏析

【导语】:

  黄叶西陂水漫流,籧篨风急滞扁舟。  夕阳暝色来千里,人语鸡声共一丘。  北宋末南宋初的文学批评家叶梦得偶然在苏州阊门外小寺壁上看到了这首小诗,经多方打听,才知是寇国

  黄叶西陂水漫流,籧篨风急滞扁舟。

  夕阳暝色来千里,人语鸡声共一丘。

  北宋末南宋初的文学批评家叶梦得偶然在苏州阊门外小寺壁上看到了这首小诗,经多方打听,才知是寇国宝所作。寇国宝是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进士,任吴县主簿,学诗从江西派大师陈师道。但这首诗却深得唐人旨趣而又有所变化,叶梦得曾评: “此诗尤佳,从苏、黄门庭中来,固自不同。” (《石林诗话》)

  这首诗的组合顺序甚为巧妙,其中每个意象之间,都具有内在联系。“黄叶”是此诗的第一个意象,它顿时把人带人了 “草木摇落露为霜”的秋之境界。诗人的目光随着飘飘而下的黄叶,落在西边陂塘,池水托着黄叶,漫流横溢,构成第二个意象。首句的描写,给人飘零寂寞之感,此时,故乡徐州而宦游江南的诗人,被一缕深深的乡思撩乱了心绪,然而船上挂着的籧篨(qú chú,用竹或苇编的粗席)正呜呜作响,告诉他,秋风正急,归舟难行啊! 无奈之中,极目远望,见到的只是千里暮色。三、四句,诗人既融化了《诗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之意,又是描摹眼前的实景。“夕阳暝色来千里”,气势恢宏而凝重,“人语鸡声共一丘”,是一派和谐安宁的气氛。映入诗人眼际的虽是江南景象,可是,他脑海中或许却浮现着在同样暮色笼罩下的家乡,那熟悉的田园、房屋、树木、流水……回响于诗人耳边的是吴侬软语,可是他心里大概在回忆着那亲切悦耳的乡音吧! 这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意象,成了衬托诗人思乡之情的“乐景”。

  此诗无一议论和直抒胸臆之词句,诗人见景生情,融情入景,以种种意象的组合,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无法排遣的惆怅孤寂。

  深秋日暮是游子最易彷徨思归的时候,从《诗经》的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到唐人的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以至元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似可大致看出中国古代文人审美情趣的一个方面的线索。寇国宝题写在苏州阊门外小寺壁的这首小诗,也可算是这条线索上的一颗珍珠吧!

相关推荐
  •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及赏析
  • 宋·晁补之《鱼沟怀家》原文及赏析
  • 唐·孟浩然《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万丈潭》原文及赏析
  • 清·史善长《三个泉》原文及赏析
  • 金·倪瓒《三月一日自松陵过华亭》原文及赏析
  • 清·朱彝尊《三水道中》原文及赏析
  • 唐·阎防《与永乐诸公夜泛黄河作》原文及赏析
  • 宋·欧阳修《中峰》原文及赏析
  • 清·赵嗣晋《九华雨霁》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