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忱《瀑布联句香严闲禅师》原文及赏析

【导语】: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联句,起于汉武帝时与群臣在柏梁台上联韵,后衍为一种诗的形式。即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相联成篇。《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联句,起于汉武帝时与群臣在柏梁台上联韵,后衍为一种诗的形式。即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相联成篇。《文心雕龙《明诗》:“联句共韵,则《柏梁》余制。”稍不经意,会流为文字游戏。

  这首咏瀑布绝句,是庐山僧侣香严闲禅师与唐宜宗李忱合作完成的①。全诗虽出于两人之手,却前后连贯,浑然天成,完成了对瀑布意象的描摹及其性格的拟人化塑造。

  禅师咏前两句,着眼于瀑布历尽艰险的来源和高大雄奇的形象。深山幽谷中的无数涓涓细流,激石注嗣, 不辞辛劳, 流经千岩万壑,终于汇成汹涌的波涛,来到悬崖前,飞流直下,蔚为雄奇壮观的瀑布。人们惊讶、赞叹这突如其来的银河泼泻,殊不知唯有远眺,才能发现它的高远,出于云烟缭绕的峰顶,凝聚着千山万壑的雨露精英。

  宣宗续后两句,致力于瀑布任重道远的流向和倒海翻江的胸怀。飞瀑倾泻,兔走鹰落,珠崩崖裂,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能量。它跌落到崖前,摔成万块碎片,随即聚拢汇集,又变成万千溪涧,在岩壑中奔腾冲激。尽管受到重重阻挠,然而它决不满足于小小溪涧的暂时欢乐。它心向大海,终究要冲破阻碍,开辟前程,到大海汪洋去掀起万顷波涛。

  “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 (沈祥龙《论词随笔》)这首咏瀑布之作,通过对瀑布形象的拟人化刻划,可以使人产生诸如“有志者事竟成”、“宝剑锋自磨砺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等等联想。这众多的意蕴对于一般咏物诗已属不易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两位作者还巧妙地利用诗句,借以表达各自不同的心境和寓意。禅师咏的两句,既暗射宣宗当时处境的艰难,也有“有眼不识泰山”的歉意和激流勇进的鼓励。宣宗咏的两句,既有不甘落寞、愿有作为的情怀,更有百川归海,大展宏图的自信。

相关推荐
  • 清·陈沆《灵泉寺》原文及赏析
  • 金·陈孚《烟寺晚钟》原文及赏析
  • 清·钱载《牛头山》原文及赏析
  • 唐·释道南《玉案山》原文及赏析
  • 清·袁枚《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原文及赏析
  • 宋·张栻《石濑》原文及赏析
  • 宋·张栻《石濑》原文及赏析
  • 明·汤显祖《石门泉》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禹庙》原文及赏析
  • 唐·李白《秋下荆门》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