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有美堂暴雨》原文及赏析

【导语】: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这首律诗是咏杭州夏季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这首律诗是咏杭州夏季的暴雨。作者在诗中绘声绘色地描摹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浩大的江上雨景。

  开头两句描写暴雨欲来时的景象。低雷为暴雨的先驱,浓云是大雨的征兆,雨势之猛之大已可预想,从中也透出一种剑拔弩张的力度和紧张感。颔联夸张地描写风雨交加、如晦如冥之景: 海面(即指钱塘江的江面)竖立,暴雨横泻,惊心动魄,令人咋舌。这两句均是化用前人诗语。前句“吹海立”,出自杜甫《朝献太清宫赋》的 “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后句则直接沿用唐代殷尧藩《喜雨》中“淛(同浙)东飞雨过江来”的成句。信手“拿来”点染,却十分吻合眼前情景,浑然一体,体现苏轼熔古铸今的高超手段。颈联用两个新颖奇特的比喻,传递出面对江雨的独特感受: 江面水势猛涨,似突过江岸,犹如杯中斟满之酒高出杯面; 急促有力的雨点声恰似咚咚作响的击鼓声。尾联化用典故,巧嵌比喻,由景人情,从雨到人。传说,唐玄宗命李白作诗,而李白时已喝醉。玄宗让人水洒其面令醒; 李白醒后,“顷之成十余章”。苏轼视暴雨为清泉,是诗人李白(也是作者自己)倾泻琼瑰美玉般清辞丽句的诱发因素。暴雨不再是可怕之物,表达了作者的雄豪胸襟。

  这首律诗的主要特点在于苏轼善于抓住当时当地的特征,运用纵横飞宕、腾挪雄奇的笔力,淋漓尽致地描绘了雨势的壮阔,并进一步写出观雨者——苏轼自己的豪放雄健的心境。首先,作者观赏的是江上暴雨,因而诗中交织地描写暴雨倾泻和江水猛涨,江、雨混而为一,以江水的汹涌衬托雨势的浩大。其次,作者是坐在山上的有美堂观赏雨景的,诗中的描写也充分体现了这种俯观的视象特征: 雷起脚底、云绕身旁,似虚似实,既含夸张之笔,又不乏地势根据。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俯视不但是视角上的,更是心理上的。以江水为美酒,以暴雨为引发诗文创作的契机,渲染了作者心中吞吐万物、蔑视一切的气魄和胸襟。豪杰壮阔,既是暴雨的特征,更是苏轼自身精神面貌的写照。

相关推荐
  • 唐·韩愈《条山苍》原文及赏析
  • 清·纳兰性德《松花江》原文及赏析
  • 唐·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原文及赏析
  • 清·张问陶《柳沟》原文及赏析
  • 唐·释灵一《栖霞山夜坐》原文及赏析
  • 唐·王维《栾家濑》原文及赏析
  • 唐·张旭《桃花溪》原文及赏析
  • 清·龚自珍《梦中述愿作》原文及赏析
  • 宋·辛弃疾《武夷山》原文及赏析
  • 宋·谢枋得《武夷山中》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