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戴叔伦《宿灵岩寺》原文及赏析

【导语】:

  马疲盘道峻,投宿入招提。  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  偃腹虚檐外,林空鸟恣啼。  苏州灵岩山,因产灵芝石得名。山顶雄踞着一座始建于晋代的

  马疲盘道峻,投宿入招提。

  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

  偃腹虚檐外,林空鸟恣啼。

  苏州灵岩山,因产灵芝石得名。山顶雄踞着一座始建于晋代的寺院,殿宇雄伟,楼塔参差,这就是佛教名刹灵岩寺。此山景色佳丽,向为游览胜地。

  《宿灵岩寺》是唐代诗人戴叔伦投宿灵岩寺时写的一首记游诗。

  首联 “马疲盘道峻,投宿入招提。”“招提”,是佛寺的别称。这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由。在一个雷阵雨后的傍晚,诗人骑着马顺着灵岩山的盘山道走上山来,天色已晚,他进山门投宿。开篇实写“马疲”,虚写人倦,突出了旅途的劳累。同时,“马疲”又是“盘道峻”的注解。上一趟山,连马都走累了,则山路的曲折高峻可想而知。这两句为下面描写灵岩寺的宜人景色与诗人的心情作了铺垫。

  中间两联“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描写灵岩寺周围的景色。在诗人到来之前,刚刚下了场来得急去得也急的雷阵雨,山溪陡涨,在沟壑中冲击着岩石,喧嚣着向山下奔去。雨虽然停了,但湿漉漉的云仍然盘桓在山上,低低地压在岭树的顶端,迷迷濛濛,模糊了峻秀的山姿。这时,诗人伫立山上,有凉爽的晚风从森森大殿的角落吹来,令人感到无比舒畅。抬头望去,火红的太阳缓缓地沉下西天,天高地远,景色壮丽。

  “偃腹虚檐外,林空鸟恣啼。” 末联写的是诗人的感受。“偃腹”即仰卧之意。正当人困马乏之时,得以投宿寺中,自然使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松弛。诗人仰卧于屋檐之下,任清凉的晚风吹去他征途的劳累。刹那间,这清幽的佛寺使他产生了一种幻觉,仿佛除了自己栖身的屋檐之外,一切都已化为虚无。此时,只听得空寂的林中,鸟儿自由自在地婉转啼鸣,不由生出一段脱尘出俗的忘世之乐。这里,“虚檐外”檐外是指佛门净地以外的大千世界,“虚”是意动用法,“虚檐外”就是以檐外为虚,即把世界看成一切虚无,这正是佛家的世界观。这一段中的“虚”、“空”二字,透出一点禅机,给了全诗一个陶然自得的结尾,如深山古刹的几杵钟声,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相关推荐
  • 宋·杨万里《宿灵鹫禅寺》原文及赏析
  • 唐·常建《宿王昌龄隐居》原文及赏析
  • 唐·王昌龄《宿裴氏山庄》原文及赏析
  • 唐·顾况《小孤山》原文及赏析
  • 唐·皇甫曾《山下泉》原文及赏析
  • 唐·王维《山中》原文及赏析
  • 金·刘因《山家》原文及赏析
  • 清·丘逢甲《山村即目》原文及赏析
  • 清·姚范《山行》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