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原文及赏析

【导语】: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  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  沧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这首诗描写江、天、烟、树等景物,构成苍茫寥廓的画面,衬托诗人告别友人所产生的孤独、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

  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

  沧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这首诗描写江、天、烟、树等景物,构成苍茫寥廓的画面,衬托诗人告别友人所产生的孤独、迷惘之心绪。描绘景物富有变化、层次分明。

  开头“江干远树浮”两句,写自新亭告别处远望所见景色: 江面无比宽阔,烟雾迷迷茫茫,故江对面的远树,看来犹如飘浮在江面上似的。继续纵目眺望,又见天边处高高地飘起了一缕孤烟。“远树浮”,将江面宽阔、烟雾迷茫之景突现出来。其中“远”字烘托江面之宽,“浮”字暗写江面烟雾迷茫,造成“远树浮”的迷离奇特景象; 又烘托诗人因远离朝夕相处的友人,远赴任所而产生的迷惘心情。“孤烟起”,因人烟稀少烟才呈孤单之形。从侧面烘托诗人告别友人产生的浓重的孤独感情。“江天自如合”两句,诗人越远望,视野越扩大,注意中心稍一移动,变换了角度,不仅看到江对面,还望到大江流动的方向,那里是江和天的尽头,江与天好象自相融合在一起; 继续纵目望去,又见到远方的烟雾和树影昏暗一片,浑然相似,难以分辨。虽然承上边两句再次写江、天、烟、树,然而视野角度不同,景色也异。写江天融合、烟树难辨之景,更进一步衬托诗人即将上路可能有的那种迷惘、惆怅、孤独、寂寞的心情。正基于这种感情,诗人才高唱“沧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此番离开京城赴零陵任所,面对无比浩大而源远流长的长江,觉得它没有尽头,又不能追溯它的源头,从而引发出零陵路途遥远,相隔千山万水,扬帆远去,航船何时才能停棹,旅程何时才能结束的感慨。这种感慨正是登上旅程、离别友辈、远赴任所的孤寂、迷惘与倦于游宦的种种情绪的总和。

  此篇描写的景物,有远有近,层次分明; 有融合有相似,富有变化。景物的选择、捕捉又正与离别的孤寂、惆怅以及倦于游宦的心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远树浮”、“孤烟起”等景象,似是“无我之境”,其实诗人正在其中,景物与人的心境完全融为一体,正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较完美之作。

相关推荐
  • 清·宋荦《乌江》原文及赏析
  • 唐·李商隐《乐游原》原文及赏析
  • 宋·潘阆《九华山》原文及赏析
  • 明·李东阳《九日渡江》原文及赏析
  • 宋·王十朋《入长溪境》原文及赏析
  • 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原文及赏析
  • 唐·李贺《南园》原文及赏析
  • 宋·王安石《南浦》原文及赏析
  • 清·厉鹗《南湖雨中》原文及赏析
  • 明·董其昌《咏九华》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