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戴叔伦《题稚川山水》原文及赏析

【导语】: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这首诗描写作者行旅途中不期而遇的一段自然景致和由此引发的乡思。  南方的五月已经很热,诗人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这首诗描写作者行旅途中不期而遇的一段自然景致和由此引发的乡思。

  南方的五月已经很热,诗人经过一天的旅途劳顿,于傍晚时分来到一处地方,松树之下正巧有一间茅草亭子,他自然要进去歇歇脚。歇下之后,他不经意地抬起头来,只见天色向晚,眼前的一湾沙洲、丛丛树木都笼罩在如烟似雾的云气之中,暮霭给它们涂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颜色,有如浓淡相间的水墨画一般,足以赏心悦目。然而再往远望,这行旅中人却萌生了另一种感受——不尽的乡思。这里的“秋风思”,用的是晋张翰的典故。《世说新语》中记载,齐王同曾给张翰官做,可他想起了家乡的莼菜、鲈鱼,动了乡思,竟自回家去了。为什么诗人此时也突然牵动了 “无限秋风思” 呢? 原来,远在水的那一边,一带青山恰与故乡的相似,诗人触景生情,绵绵乡思不觉涌上心头。故乡远在隔山隔水的天边,可思而不可即,如何不令人惆怅!

  这首诗就象一幅写生画,寥寥数笔,一幅山水画卷就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近景——“松下茅亭”;中景——“汀沙云树”;远景——“隔水青山”。诗人就是这样,把我们的目光由近前带到远山之上,由旅途带到了他那遥远的故乡,使我们的感受,随着诗歌意境的展开而越推越远,一往不归。

  这首诗,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忠实地记录着诗人心绪振动的频律,远为那些矫揉造作的作品所不及。

相关推荐
  • 宋·苏轼《题西林壁》原文及赏析
  • 唐·张祜《题金陵渡》原文及赏析
  • 唐·薛逢《题黄花驿》原文及赏析
  • 宋·王安石《题齐安驿》原文及赏析
  • 唐·王维《鸟鸣涧》原文及赏析
  • 金·叶颙《鹭立寒江》原文及赏析
  • 唐·王维《鹿柴》原文及赏析
  • 宋·李师中《麦积山》原文及赏析
  • 清·吴达善《黔灵山看梅》原文及赏析
  • 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