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维《归嵩山作》原文及赏析

【导语】: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这首诗大约是王维任右拾遗前,过着清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这首诗大约是王维任右拾遗前,过着清客兼隐士的生活,隐居于嵩山时所作,表现了一种恬淡、闲逸的心情。

  第一、二联写诗人乘车往嵩山路途所见,紧扣题中之“归”字。这往嵩山去不仅是回返的意思,更有“归隐”的含意。清水流长,环绕着草木树丛。“薄”为丛林草木交错生长的地方。诗人坐在车上,信马由缰地从容行进着。流水汩汩,似乎在叙说着送别的话儿; 飞鸟依依,一路上都在陪伴着诗人。流水暮禽似乎十分体谅诗人因政治上失意而决心归隐的心情,成为他情感上的伴侣。在这里,诗人显然移情于外物,达到物我合一的境地了。

  如果说前两联诗人还行进在回归的路途,这颈联表现的已是嵩山遥遥在望了: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作者用十个字,描画出四种事物: 荒城、古渡、落日、秋山,用语虽浅白,但出现在读者眼前的景象却是荒凉萧飒的,表现了诗人临近归隐之地情绪上的变化。王维后来隐居兰田辋川后,还写了不少关于秋日的诗,但大都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高洁的情怀或表现自己的人格美。而写《归嵩山作》时,诗人对政治还没有彻底绝望,既有向往归隐的闲适自得,又有愤然不平的情绪,后来他又出山作官就证明了这一点。因此,这一联渲染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就愈发衬出诗人此时此刻倍觉伤感的心境。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迢递”是嵩山高峻深远的状貌。诗人已抵嵩山,表示归隐之后,不再过问社会世事。“闭关” 不是指具体的关门拒客的动作,而是与尘世隔绝的意思。至此,诗人那曾泛起的情感波澜又趋于和平、冲淡了。

  这首诗是王维比较早期的作品,其中浮动着诗人对政治失望却又不甘心的无可奈何的矛盾情绪,和晚期辋川那些诗作境界显然不同。诗的层次清晰; 写景笔墨简淡,却真切生动,境界苍凉阔大; 而对自己情感的曲折变化,尤写得微妙、细腻。

相关推荐
  • 清·陈梦雷《建溪舟行》原文及赏析
  • 宋·徐玑《建剑道中》原文及赏析
  •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原文及赏析
  • 宋·司马光《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原文及赏析
  • 宋·苏辙《寒食游南湖》原文及赏析
  • 唐·孟郊《寒溪》原文及赏析
  • 清·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原文及赏析
  • 宋·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原文及赏析
  • 唐·郑谷《嘉陵》原文及赏析
  • 明·戴弁《嘉峪晴烟》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