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群玉《汉阳太白楼》原文及赏析

【导语】:

  江上层楼翠霭间,满帘春水满窗山。  青枫绿草将愁去,远入吴云暝不还。  李群玉,性旷逸,多家居,故善写田园山水诗。尤工律诗和绝句,风格清新质朴,流畅圆润。  中国的诗人和

  江上层楼翠霭间,满帘春水满窗山。

  青枫绿草将愁去,远入吴云暝不还。

  李群玉,性旷逸,多家居,故善写田园山水诗。尤工律诗和绝句,风格清新质朴,流畅圆润。

  中国的诗人和画家,尤其是山水诗人和山水画家,惯用的手法之一是打破空间的限制,用主观的理解将客观的位置自由地加以拼接。李群玉的这首《汉阳太白楼》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色。前两句把本来无限遥远的空间直接拉到眼前,使立体的画面平铺到一个平面之上。第一句为了形容层楼(一本作“晴”楼)之高,把晴翠的天空(翠霭)直接聚缩粘贴在高楼的周围; 第二句为了形容楼外景致之美,把远方的山水都平移到帘窗之前,好象它们之间本无一点距离。这不由地使我们想起了杜甫咏景的名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看来诗人的审美意识往往是相通的。后两句和前两句相反,又把眼前的客观景物,通过联想,直推到遥远的空间。“青枫绿草”是眼前的实景,而古人又常用茂密的青草来比兴思亲的浓愁,,从《楚辞《招隐士》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到汉乐府的“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再到白居易的“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利用的都是这一手法。这首诗也不例外,故尔见到眼前的青枫绿草,马上就生出无限的愁情,而此愁情又被绵绵的绿草,由楚地一直带将升腾到遥远的“吴云”; 浓缩平铺在眼前的景物,又通过抒情化入到无限渺茫的空间中去了。

  这首诗的结构也很清晰。首句点题,次句承之,描写了汉阳太白楼的优美景致。三、四句融情入景,抒发了怀人思情的主题,含而不露,意境幽远,深得绝句含蓄精美,流走圆润的精髓。

相关推荐
  • 唐·王维《汉江临泛》原文及赏析
  • 唐·杜牧《汉江》原文及赏析
  • 清·释宗渭《横塘夜泊》原文及赏析
  • 唐·李商隐《桂林》原文及赏析
  • 清·赵翼《桂平道中》原文及赏析
  • 唐·白居易《杭州春望》原文及赏析
  • 清·马曰璐《杭州半山看桃》原文及赏析
  • 唐·李贺《感讽》原文及赏析
  • 唐·韦应物《怀琅玡深标二释子》原文及赏析
  • 唐·陆龟蒙《怀宛陵旧游》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