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周必大《行舟忆永和兄弟》原文及赏析

【导语】: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诗人周必大在一个寒冷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诗人周必大在一个寒冷的季节离开家乡庐陵(今江西吉安),由水路前往吴地(今江浙一带),在途中写下这首感人至深的作品。全诗的线索一是行,二是思,两条线索平行并生,相辅相成,行之愈远,思之愈极。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上句写行程之远,下句写时日之久。这两句均是叙事,点出题中的 “行舟”二字。“吴帆”是一个蕴含丰富、发人联想的意象。“挂帆”、“系缆”均是行舟过程中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作者借这些意象、动作以及“几回系缆几回行”的复沓手法的运用,传达心中对路远日久的感慨,比直接说出来要高明得多。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这两句均是写景,表现旅途的艰难: 天气之寒和风浪之险。云是流动的气体,无法被冻住。作者说云被冻住,是一种充满主观色彩的语言,他把对寒冷天气的感觉移到云上面,此即所谓移情作用。“有日云犹冻”乃因“天寒”,“无风浪自生” 乃因 “江阔”。“有日”、“无风” 尚且如此,无日、有风更何以堪!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这两句进入了抒情,正面表现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点出全诗的题旨: “忆永和兄弟”。前面四句所表现的行程之远、时日之久、天气之寒、风浪之险,终于逼出这两句来,犹如回环曲折的水流突遇闸口,一下子喷涌而出。“数点家山” 不是此时此地所见,而是作者忆念中的意象。“常在眼”可见思之切、忆之深。诗人印象最深的是别时情景: 征帆渐行渐远,家山惟余数点……。这一意象时常萦绕梦魂,何况又在如上所述的行旅之中。由于舟行的路线是自南而北,所以天空偶尔飞过南去的大雁,在寒冷的空气中传来一声萧索的悲鸣,更勾起作者的故土之思和手足之忆。同时,鱼雁传书是古来的传说,也许大雁能捎封书信给家乡的兄弟吧。在这里,作者有许多话欲说未说,令人思之不尽。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这两句巧用《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典故,仍是抒情。作者对故乡和手足的思念在此处幻化成一个特写镜头: 长年(船工)从江里忽然捕得一条鲤鱼,作者猜度它是从南方游来的,或许带来了家乡和亲人的消息,于是迫不及待地剖鱼而烹! 两句连用“忽”、“急”二字,活脱脱地道出作者的思念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长年得鲤、烹鱼取书是想象之词,也可能是梦中的一个场面。它把作者的感情推向了顶点。至此戛然而止,读者的感情也被掀起了高潮,不知到何时才能缓缓落下、逐渐平息。

  这首诗感情深挚,沁人心脾; 表达婉转,曲折达意; 叙事、写景、抒情、用典均是妙手。一唱三叹,此之谓也。

相关推荐
  • 唐·李益《行舟》原文及赏析
  • 唐·崔颢《行经华阴》原文及赏析
  • 金·赵秉文《虎牢》原文及赏析
  • 唐·岑参《缑山西峰草堂作》原文及赏析
  • 唐·释灵澈《简寂观》原文及赏析
  •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原文及赏析
  • 清·梁无枝《癸未上巳与调夫弟登小浮山》原文及赏析
  • 唐·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
  • 清·蒋士铨《湖上晚归》原文及赏析
  • 宋·姜夔《湖上寓居杂咏》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