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司马池《行色》原文及赏析

【导语】:

  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见渡头。  赖是丹青无画处,画成应遣一生愁。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旅途印象的诗篇。从题目的字面上看,似乎应以描摹沿途的风景为主旨,然而通篇却见

  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见渡头。

  赖是丹青无画处,画成应遣一生愁。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旅途印象的诗篇。从题目的字面上看,似乎应以描摹沿途的风景为主旨,然而通篇却见不到多少精微细密的自然风光写照,更说不上作者捕捉到了什么美的瞬间而殚精竭虑地予以形容。全诗的重心摆到了抒情作者的情怀上。

  这首诗的开头,就以冷峭突兀的比较给人以强烈印象。首句里说的比池塘中一泓寒水还要冷清的,比深秋时节景象还要落寞的,究竟是什么? 在这里与之相比较的,不是任何一件具体的客观事物,而是指整个行旅过程凄凉寂寞的景况。当然可以说这也是诗人彼时彼地的心境,但这种心境又不是直白地剖陈发露,而是用相当含蓄的修辞方式把它烘托出来,让读者去心领神会。紧接下来的第二句仿佛是转入旅途行色的具体描写: 行人在田间小路上经历了长途跋涉之后,终于看到了远处河流的渡口。不过我们不难想象这渡口绝不会象是《清明上河图》描绘的那种百舸争流、万头攒动的热闹水爆场面,而一定是格外的冷清萧索。首句用浓笔渲染的凄凉气氛好象为整首诗确定了基调,以至于此后任何描摹抒写都逃脱不了冷清淡漠的笼罩。三、四两句,诗人以一种独特的比喻方式表达他的羁旅愁情。在司马池的心目中,任你是怎样的丹青妙手也无法将此行的行色具体描绘出来,因此你无可落笔,无可入画。退一万步说,纵然是画出来也只能是勾起对这段旅程凄凉愁苦的永久回忆。

  由这首诗来看,司马池是一个个性色彩非常独特而强烈的诗人。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说: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行色》一首在艺术旨趣上虽说亦重思理,但并不精细,又讲求蕴蓄,在心理内层的情绪基调上低沉却也深沉。全篇用的是一种写意的笔致,不精细描摹旅途景色,却着意于表达旅人孤寂、愁苦的神情意态,所以清人陈衍评论这诗说:“有神无迹”(《宋诗精华录》),这是很中肯的。

相关推荐
  • 宋·周必大《行舟忆永和兄弟》原文及赏析
  • 唐·李益《行舟》原文及赏析
  • 唐·崔颢《行经华阴》原文及赏析
  • 金·赵秉文《虎牢》原文及赏析
  • 唐·岑参《缑山西峰草堂作》原文及赏析
  • 唐·释灵澈《简寂观》原文及赏析
  •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原文及赏析
  • 清·梁无枝《癸未上巳与调夫弟登小浮山》原文及赏析
  • 唐·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
  • 清·蒋士铨《湖上晚归》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