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朱仕玠《鸡笼积雪》原文及赏析

【导语】:

  试上高楼倚画阑,半空积累布晴峦。  谁知海岛三秋雪,绝胜峨眉六月寒。  “鸡笼”是山名,大鸡笼山,位于台湾基隆市港口东侧大鸡笼屿,因形如鸡笼故得名。在台湾岛

  试上高楼倚画阑,半空积累布晴峦。

  谁知海岛三秋雪,绝胜峨眉六月寒。

  “鸡笼”是山名,大鸡笼山,位于台湾基隆市港口东侧大鸡笼屿,因形如鸡笼故得名。在台湾岛北端。该地属副热带气候,但此山却“极寒有雪,矗立巍然” (《淡水厅志》)。此诗即写远望鸡笼山积雪的奇观。

  首句“试上高楼倚画阑”,写远望“鸡笼积雪”的地点或角度:站在高楼上倚着漂亮的栏杆,凭栏远眺,这样视野会更加开阔。次句 “半空积累布晴峦”,就是写楼上人远望所见:皑皑白雪布满晴空下的鸡笼山,如同 “积累” 在 “半空” 之中,形象地写出山高雪厚的奇观。但此句作者故意 “卖关子”,又不明言是何物 “半空积累布晴峦”,以造成一种 “悬念”,逗引起读者继续读下去的兴趣,颇有点若知真相如何,且看下句分解的味道。果然,第三句“谁知海岛三秋雪”,才点出是海岛之 “雪” “半空积累布晴峦”。“谁知”有出乎意料之意。“海岛”台湾属副热带气候,本来无雪,何况此时只是“三秋” 即秋天的第三个月农历九月,并非寒冬腊月,因此楼上人或作者对看到此景有不胜惊奇之感,四川峨眉山顶于盛夏六月,亦有积雪,清代钟岳《峨岭雪》所谓“炎天犹自拥琼瑶”,已算新奇,但那里是温带,山又高,而鸡笼的“三秋雪”则更罕见。两相比较,其奇远胜于峨眉山。故末句云: “绝胜峨眉六月寒”,其中充满了作者的惊叹之意。

  这首七绝基本上前两句是写客观之景,后两句写主观感受,相互衔接自然,称得上天衣无缝。写“积雪”采用的是类似“画龙点睛”的手法,先描写“积雪”的状态,后点明是“三秋雪”,更加突出“鸡笼积雪”这一景观的新奇之感。

相关推荐
  • 清·惠士奇《韩江》原文及赏析
  • 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杂诗得十三绝句》原文及赏析
  • 宋·孔平仲《霁夜》原文及赏析
  • 唐·王维《过香积寺》原文及赏析
  • 清·沈德潜《过许州》原文及赏析
  • 唐·綦毋潜《过融上人兰若》原文及赏析
  • 唐·张说《过蜀道山》原文i及赏析
  • 清·康有为《过虎门》原文及赏析
  • 清·苏曼殊《过蒲田》原文及赏析
  • 宋·苏舜钦《过苏州》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