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杨慎《滇海曲二首》原文及赏析

【导语】:

  梁王阁榭水中央,乌鹊双星带五潢。  跨海虹桥三十里,广寒宫殿夜飘香。  蘋香波暖泛云津,渔枻樵歌曲水滨。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这两首《滇海曲》,咏的

  梁王阁榭水中央,乌鹊双星带五潢。

  跨海虹桥三十里,广寒宫殿夜飘香。

  蘋香波暖泛云津,渔枻樵歌曲水滨。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这两首《滇海曲》,咏的同是昆明滇池,但不一定作于同一时候,写法也不一样。第一首写的是夜景,侧重写人文景观; 第二首写的是日景,侧重写自然景观。一首绮丽丰华,一首淡雅明快,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写出滇池美好的云影波光。

  第一首从滇池边上最瑰丽最闻名的建筑物“梁王阁榭”写起。隔着滇池的盈盈秋水望过去,阆苑仙宫似的玲珑楼阁,宛如浮现在水中央。这是一组由九个层次、十二座殿阁和一座石坊组成的古典建筑群,包括有灵官殿、玉皇阁、三清阁、吕祖殿、凌霄阁、孝牛泉、云华洞、石室等多处胜景,大都构筑在险峻的峭壁之上,下临滇海,上接云天,恰似水上蜃楼,空中仙境。“水中央”三个字,流露出诗人对这组阁榭宫殿的无限赞赏之情。

  由于这“梁王阁榭” 原是元代云南最高军事行政长官梁王的避暑行宫,既在“水中央”,又是梁王车驾停驻之处,因此,杨升庵借用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星名为喻,称之为“五潢” (《史论《天官书》: “西宫咸池曰天五潢。五潢,天帝车舍。”在现代天文学御夫星座内)。这个比喻具有双重含义: 既以“五潢”车舍比梁王阁榭,又以“西宫咸池”喻滇海,用典贴切而工巧。这“水中央”的神仙宫阙,又是有桥梁可通的(即海埂),杨升庵就以神话中引渡牛郎织女双星聚会的鹊桥为喻,说“乌鹊双星带五潢”。带,连接。这一连串神话典故的运用,形象丰富,辞藻多丽,渲染出滇海的锦绣风神。

  第三句 “跨海虹桥三十里”,说的还是横跨滇海的优美桥影。具体地说,指的是从昆明到高峣(在昆明市西十五公里处,有杨升庵旧居碧峣精舍,即今杨升庵祠)的海埂。海埂因滇海水往南减退,今已残损,但在当时,曾经如彩虹似的美丽而又有气势,吸引过许多文人雅士。上一句以神话传说美化它,这一句则直接写它的规模(三十里)和气势(跨海),两句诗共同点出海埂的纽带作用: 它衔接起滇海与梁王阁榭,也沟通了滇池仙境与世人的心。

  最后一句又归结到“梁王阁榭” 上来。既有桥梁可通,西山三清阁一带便成了不夜天。游人们白天赏之不足,还要在风清月白之夜来登临。这里的夜景,如 “广寒宫殿夜飘香”,就象嫦娥居处的“广寒清虚之府”那样令人心驰神往。这一笔,除了呼应诗的开头之外,还把滇池边上人文景观的描写,推到了最高峰。

  前人评杨升庵诗,认为他“援据博则舛误良多” (见《列朝诗集小传》丙集)。这首诗仅四句二十八字,就包罗了 “梁王阁榭”、“乌鹊双星”、“五横”、“广寒宫殿”等多个援据,但用得熨帖得体,有“援据博”之长,而无“舛误多”之短,显得工丽才赡,优美典雅。

  第二首所写与第一首截然不同。诗人虽然也选取一个观赏点(云津桥)作为落笔对象,但这云津桥仅是全诗的一个生发点,而不是全部吟咏内容。云津桥吸引人的地方,是桥畔浓郁的春意,勃发的生机,常驻的春光。因此,用不着再引经据典,而只宜用白描手法,摹写出滇海四季常青的神采。

  “云津桥”,即今得胜桥。杨升庵看到桥畔一带浮蘋更绿了,滇池水更丰盈了,仿佛闻到绿蘋在散发清香,似乎感受到滇海碧澜在升温。所谓 “蘋香” 和 “波暖”,都未必是真的体验,而只是诗人主观臆想的结果。这样造句,为的是模拟出滇海的融融春意,抒发出诗人对滇池春色的强烈感受。

  在这样的春波中泛舟,见到的是渔船在欸乃摇过,听到的是樵歌在隔山互答。沿湖一带,不但春色宜人,而且春光不老: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常如”用肯定语气,“不断”用否定句式,一正一反,写尽了天时(天气)、地利(花枝)、人和(渔樵),滇海的无边春色,就这样浑然地呈现在纸面上了。最妙的是末尾两个诗句。它们写得樵歌似的浅易明白,但却道出别人想道而道不来的感受,概括出别人想概括而又无从概括的特点,因而传诵至今。只要提起昆明滇池,无人不知此处四季如春; 尽人皆知“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的诗句。

  如果借用白乐天的诗句来作比况,那么,这《滇海曲》的第二首写的是“春江花朝”的美景,第一首写的是“秋月夜”的良辰。第一首偏雅,第二首学俗。雅俗之间,散发出的正是浓郁醇酽的滇海味。

相关推荐
  • 宋·刘克庄《潮惠道中》原文及赏析
  • 宋·王安中《潮阳道中》原文及赏析
  • 宋·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原文及赏析
  • 清·梁启超《澳亚归舟杂兴》原文及赏析
  • 唐·刘叉《爱碣石山》原文及赏析
  •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原文及赏析
  • 唐·司空图《独望》原文及赏析
  • 清·王韬《独登杜拉山绝顶》原文及赏析
  • 宋·贺铸《病后登快哉亭》原文及赏析
  • 清·沈用济《登八达岭》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 《鹅湖寺和陆子寿》原文及赏析

        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  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岑。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却愁说到无

      2023-03-10

    • 《柳梢青》原文及赏析

        重阳时节①,满城风雨,更催②行色。陇树③寒轻,海山④秋老,清愁如织。  一杯莫惜留连,我亦是天涯倦客。后夜相思,水长山远,

      2023-03-10

    • 《上西平》原文及赏析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②? 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③。夜来风雨④,春归似欲留人。  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

      2023-03-10

    • 《鹧鸪天》原文及赏析

        落魄行歌记昔游,头胪如许尚何求。心肝吐尽无余事,口腹安然岂远谋。  才怕暑,又伤秋。天涯梦断有书不。大都眼孔新来浅,羡尔

      2023-03-10

    • 《八归》原文及赏析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

      2023-03-10

    • 《探春慢》原文及赏析

        予自孩幼,从先人宦于古沔,女须因嫁焉。中去复来,几二十年,岂惟姊弟之爱,沔之父老儿女子亦莫不予爱也。丙午冬,千岩老人约予过

      2023-03-10

    • 《角招》原文及赏析

        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记得与君湖上携手。君归未久,早乱落香红千亩。一叶缥缈凌波,过三十六离宫①,遣

      2023-03-10

    • 《赠徐照》原文及赏析

        近参圆觉境如何? 月冷高空影在波。  身健却缘餐饭少,诗清都为饮茶多。  城居亦似山中静,夜梦俱无世虑魔。  昨日曾知到

      2023-03-10

    • 《哭徐山民》原文及赏析

        已是穷侵骨,何期早丧身!  分明上天意,磨折苦吟人。  花色连晴昼,莺声在近邻。  谁怜三尺像,犹带瘦精神。  南宋中叶

      2023-03-10

    • 《见方云台题壁》原文及赏析

        寄书迢递梦参差①,每见留题慰所思。  不论驿亭僧寺里,有山水处有君诗。  这是刘克庄见到方信孺留题在壁上的诗后即兴写成

      2023-03-10

    • 《沁园春》原文及赏析

        何处相逢? 登宝钗楼、访铜雀台②。唤厨人斫就,东海鲸脍③; 圉人呈罢,西极龙媒④。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⑤? 车千

      2023-03-10

    • 《一剪梅》原文及赏析

        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①  束缊宵行十里强②,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

      2023-03-10

    • 《常宁道中怀许介之》原文及赏析

        雨过池塘路未干,人家桑拓带春寒。  野巫竖石为神像,稚子搓泥作药丸。  柳下两姝争饷路,花边一犬吠征鞍。  行吟不得东

      2023-03-10

    • 《解连环》原文及赏析

        留别姜石帚①思和云结②。断江楼望睫,雁飞无极③。正岸柳、衰不堪攀,忍持赠故人,送秋行色④。岁晚来时,暗香乱、石桥南北。又

      2023-03-10

    • 《三姝媚》原文及赏析

        浅寒梅未绽,正潮过西陵②,短亭逢雁。秉烛相看,叹俊游零落,满襟依黯③。露草霜花,愁正在、废宫芜苑。明月河桥,笛外尊前,旧情

      2023-03-10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 ICP证:鄂ICP备17027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