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林世璧《渡马江》原文及赏析

【导语】:

  一水横流沧海东,千峰倒映玉芙蓉。  猿声两岸秋风起,无数江花带雨浓。  山色西来若画屏,长江一带抱沙汀。  扁舟日暮东流下,疑是秋风过洞庭。  这是作者有四首《渡马

  一水横流沧海东,千峰倒映玉芙蓉。

  猿声两岸秋风起,无数江花带雨浓。

  山色西来若画屏,长江一带抱沙汀。

  扁舟日暮东流下,疑是秋风过洞庭。

  这是作者有四首《渡马江》描写马江秋景,此选二首。

  马江,一名马头江,因江中有巨石如马头而得名,在闽江下游,由西向东入海。

  第 一首诗的首句,从一种俯视的角度写出马江的大致轮廓和走向。次句变换视角,将“俯观”变为“近察”。李白有“青天削出金芙蓉”、“兹山何峻秀,玉翠如芙蓉”之句,是直接写山峰秀丽如莲花; 此诗中“千峰倒映玉芙蓉” 一句,虽沿袭以花喻山之意,但却是写倒映在水中之山,不仅使比喻更加贴切,而且在表现出马江两岸山色秀丽的同时,又表现出江水的清澈明净,可谓“一箭双雕”。第三句点明时令,渲染江上清秋的气氛。“猿啼”作为中国古诗中一种典型的听觉意象,常含有悲哀、愁苦之意,而在此诗中,它只不过突出秋江的气清、旷朗。而结尾一句,则以经雨水冲洗后更加艳丽的江花表现南国秋景中的 一派生机。

  第二首诗中的前两句一写山,一写水。“若画屏”表现山色的美,马江两岸山色处处可赏可看; “抱沙汀” 则表现出水势消退后沙洲显露的秋江特征。后两句写出诗人身处舟中的感受。暮色苍茫,乘 一叶扁舟顺流而下,明丽的山水消隐了,只觉得秋江的萧瑟清冷。“疑是秋风过洞庭”一句不仅是一种景色的借用,而且又是一种心理状态的借用。《楚辞》中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句子,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原因就在于它不仅描写出了秋天洞庭湖畔的萧瑟摇落的气象,而且道出了一种悲秋心理和人生的迟暮之感。此诗即借用 “秋风过洞庭”来暗寓渡马江时产生的悲凉之意。

相关推荐
  •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原文及赏析
  • 清·彭始奋《滇南》原文及赏析
  • 清·担当《滇曲》原文及赏析
  • 明·杨慎《滇海曲二首》原文及赏析
  • 宋·刘克庄《潮惠道中》原文及赏析
  • 宋·王安中《潮阳道中》原文及赏析
  • 宋·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原文及赏析
  • 清·梁启超《澳亚归舟杂兴》原文及赏析
  • 唐·刘叉《爱碣石山》原文及赏析
  •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