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刘禹锡《乌衣巷》原文及赏析

【导语】: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是一首咏史怀古的诗篇,它借六朝的遗迹,写出了历史上豪门贵族的衰败,以今昔对比,展示了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是一首咏史怀古的诗篇,它借六朝的遗迹,写出了历史上豪门贵族的衰败,以今昔对比,展示了人事的更迭,历史的变迁。

  诗的前两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以对仗的形式描绘出了乌衣巷一带寂寞衰败的景象。朱雀桥、乌衣巷东晋时是豪门世家聚居游乐的地方,想当年冠盖辉赫,车水马龙,街道上熙熙攘攘,一片鼎盛繁华。现在则完全是另一番情景:朱雀桥边野草丛生,一些无名的小花冷冷落落地开放着;乌衣巷口不见行人,只有黯淡的夕阳照射着这条残破荒凉的街巷。诗人只用“野草花”、“夕阳斜”六个字,便勾画出了眼前的寥落场景,以自然景物暗示出人事沧桑。“花”,在这里用作动词,当开花讲,与下句“斜”字相对。第三四句,既没有接着前两句继续作一般化的景物描写,也没有直抒胸臆写自己的感慨,而是通过精细的观察,从小处着笔,以燕子寻找旧巢这一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反衬王谢豪门的衰落。从前在王导、谢安的华堂中筑巢的燕子,已经寻觅不到旧居,随着历史的演进,朝代的更迭,那些煊赫一时的豪门贵族的宅第早已不复存在,旧时的燕子只好飞到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的家中去筑巢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刘禹锡诗中颇为流传的名句,对它的解释也不尽相同。清代的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无论是当年王谢堂前的燕子飞进了寻常百姓家中,还是王谢子孙已沦为普通百姓,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却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对燕子的描写,告诉人们历史在前进,人事在变化,那些豪门权贵,终将逃脱不掉衰败没落的命运。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对比鲜明,通过写景状物,生动地显示出今昔变化;一是因小见大,通过对具体的、细微的事物的描绘,表现重大的、深刻的主题,揭示出旧事物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

相关推荐
  • 清·查慎行《三闾祠》原文及赏析
  • 唐·戴叔伦《三闾庙》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