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思》原文及赏析

【导语】:

  抱得朱丝琴①,临风弹《别鹤》②。  愁如江潮生,不共江潮落。  据说潮水能够触发激动人心的音乐,相传伯牙聆听海涛声而领悟了乐理。而音乐更能激起潮水一般的感情。

  抱得朱丝琴①,临风弹《别鹤》②。

  愁如江潮生,不共江潮落。

  据说潮水能够触发激动人心的音乐,相传伯牙聆听海涛声而领悟了乐理。而音乐更能激起潮水一般的感情。试看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抱琴独弹,本为消愁,不料引得愁情像潮水一样滔滔不绝,直至江潮已落,而愁怀难解。可见感情的酵母在适宜的艺术氛围中总是更容易发酵的。

  用典是中国古典诗艺特有的手法。这首诗头两句中就藏着典故,告诉我们抒情主人公为何而愁。“朱丝琴” 出自鲍照《代白头吟》 : “直如朱丝绳(即朱丝琴弦) ,清如玉壶冰。”含有失宠女子自表贞节之意。《西京杂记》 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 以自绝,相如乃止。”《别鹤操》则为被休弃的女子而发,已见前注。由此可知,这首《闺思》实为弃妇的悲歌。如果不用典故来启发联想,在十个字的短短诗句中恐怕是无法交代清楚的。

  遭遗弃是古代女子的最大不幸,尽管抚琴自解,却无法消忧。愁与江潮共起,却不与江潮同落! 无法摆脱的痛苦,化为难以理喻的埋怨。宋人赵德庄《鹊桥仙》有句云: “春愁元自逐春来,却不肯随春归去。” 皆愁极无奈之语,可以参读。

  在《诗经·氓》 与 《谷风》诸篇之后,弃妇之辞历代不绝,曲尽其情。清人的这首小诗只以江潮为喻,便写尽了弃妇无可诉说,无从宽慰的痛苦。个中苦况,却并不道破,令读者自去寻味。陆时雍《诗镜总论》说: “善言情者,吞吐浅深,欲露还藏,便觉此中无限。”作者正是这样的“善言情者”。诗句清新质朴,三、四句更是妙语如珠,连跗接萼,富有民歌风味。沈德潜指出:“原本《子夜》、《读曲》,与唐人崔国辅的小诗相近。”(《清诗别裁集》卷十)

相关推荐
  • 《南乡子》原文及赏析
  • 《蝶恋花》原文及赏析
  • 《菩萨蛮》原文及赏析
  • 《台城路》原文及赏析
  • 《西洲曲》原文及赏析
  • 《闻砧曲》原文及赏析
  • 《采莲曲》原文及赏析
  • 《长干曲》原文及赏析
  • 《悼亡》原文及赏析
  • 《湖楼题壁》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