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巫山高》原文及赏析

【导语】:

  巫山高不穷,迥出荆门中。  滩声下溅石,猿鸣上逐风。  树杂山如画,林暗涧疑空。  无因谢神女,一为出房栊。  《巫山高》,乐府诗题,最早为《汉铙歌十八曲》之一。《乐府

  巫山高不穷,迥出荆门中。

  滩声下溅石,猿鸣上逐风。

  树杂山如画,林暗涧疑空。

  无因谢神女,一为出房栊。

  《巫山高》,乐府诗题,最早为《汉铙歌十八曲》之一。《乐府解题》曰:“古词言,江淮水深,无梁可度,临水远望,思归而已。若齐王融‘想象巫山高’,梁范云‘巫山高不极’,杂以阳台神女之事,无复远望思归之意也。”这就是说,《巫山高》最早只是表现“江淮水深,无梁可度”,只能“远望思归”的内容,后来王融、范云等人写的《巫山高》,夹杂上巫山神女的传说故事,就不再有“远望思归”的意思了。宋人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中,除《汉铙歌十八曲》中的《巫山高》之外,共搜集了南朝和唐朝诗人的《巫山高》22首。这22首都是描写巫山的高峻险要和巫山神女的传说故事。在这些诗中,梁元帝萧绎的这一首是写得比较好的。

  诗的头两句,写巫山高峻绵长,远远地出现在荆门山的前面。迥,遥远之意。荆门,山名,在湖北宜都县西北,大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相对,上合下开,为大江绝险处。出荆门,即意味着告别了巴山蜀水。接下来“滩声”四句,着力描写巫山巫峡一带壮美秀丽的风光: 处处是激流险滩,飞瀑击石,波涛汹涌澎湃,树上猿猴逐风而鸣,山上各种树木丛生,把峰峦装扮得灿若图绣,山涧树木更加茂盛,因光线较暗,更显得浓荫密布,望去难见谷底,恍若碧霄。

  如果仅仅描写这些,这首诗还难称佳作,它超凡脱俗的惊人之笔是结尾两句:“无因谢神女,一为出房栊。”一为,专一为此。房栊,窗户,这里指屋子。这两句说,我没有机会感谢神女,便特意走出屋子,希冀一遇。诗人要感谢神女什么呢? 这个问题是饶有趣味的。

  描写巫山巫峡的诗人,大都不会忘记巫山神女,但如何去写,却大有文章。其中多数都附会楚王与神女的风流韵事,显得格调不高。其中,和梁元帝同时的费昶的“愿解千金珮,请逐大王归”,唐人沈佺期的“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徘徊作行雨,婉娈逐荆王”,更是庸俗不堪。梁元帝在这里能翻出新意,不同凡响。据宋人范成大《吴船录》:“今庙 (神女庙) 中石刻引 《墉城记》,瑶姬 (即神女),西王母之女,称云华夫人,助禹驱鬼神,斩石疏波,有功见记。”如是,则神女是助禹治水有功,为人民谋利除害的好天神。有了神女,才有了美丽的三峡,有了“巫山高不穷”,有了“树杂山如画”。这里的谢,该是感谢她助禹治水、“斩石疏波”、开劈三峡之功。梁元帝这么写,也把这后两句同前面六句对巫山巫峡的描写,在内容上紧密地联系起来。

  那么,梁元帝是否可以如愿以偿,见到神女呢?诗人未作交代,留给读者去驰骋想象。但是,他在《孝德传序》中说:“地出黄金,天降神女。感通之至,良可有称。”(《艺文类聚》卷二十)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诗人或者可以见到神女,一睹其风采,并当面感谢她的功德吧!

相关推荐
  • 阎立本《巫山高》原文及赏析
  • 张九龄《巫山高》原文及赏析
  • 李贺《巫山高》原文及赏析
  • 张问陶《巫峡·同亥伯兄作》原文及赏析
  • 李隆基《幸蜀回至剑门》原文及赏析
  • 文天祥《文山观大水记》原文及赏析
  • 黄起溟《文殊台看铺海》原文及赏析
  • 蒋超《文殊院》原文及赏析
  • 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原文及赏析
  • 王士祯《新滩(二首)》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