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原文及赏析

【导语】:

  相思  〔十二月〕 看看的相思病成,怕见的是八扇帏屏:一扇儿双渐小卿,一扇儿君瑞莺莺,一扇儿越娘背灯,一扇儿煮海张生。〔尧民歌〕一扇儿桃源仙子遇刘晨,一扇儿崔怀宝

  相思

  〔十二月〕 看看的相思病成,怕见的是八扇帏屏:一扇儿双渐小卿,一扇儿君瑞莺莺,一扇儿越娘背灯,一扇儿煮海张生。〔尧民歌〕一扇儿桃源仙子遇刘晨,一扇儿崔怀宝逢着薛琼琼,一扇儿谢天香改嫁柳耆卿,一扇儿刘盼盼眜杀八官人。哎,天公! 天公! 教他对对成,偏俺合孤另!

  本曲写一位贵族妇女看到八扇屏风上画着八对获得幸福美满爱情的青年男女时所产生的相思之情。情感喷薄涌泻,语言泼辣奔放,具有非常强烈的抒情效果。

  〔十二月〕和〔尧民歌〕是中吕调下的两个曲调名称,过即过渡之意。曲的开篇紧承题意,直接道出相思。“看看的”是“渐渐的”“眼看看”的意思。这句是说,自己相思益深,眼看着就要成为一种病态。下句说是最害怕的是看见自己周围摆设着的那八扇床帏的屏风,因为那上面各画着一幅表现美满婚姻的图画。下文依次道出这八幅画的内容。

  第一扇是“双渐小卿”。这个故事在宋金元时期流传甚广,大意是庐州名妓苏小卿与青年书生双渐经过机智果敢的斗争终于结为夫妇。第二扇是“君瑞莺莺”。张君瑞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最早出自唐代元稹的《莺莺传》,至元代又被杂剧大师王实甫改编成感人肺腑的长篇巨制《西厢记》,此后便久传不衰,是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爱情喜剧。第三扇是“越娘背灯”。这个故事出自《青琐高议·越娘记》。据载,越娘是越地的一位女子,受辱后自缢于松林。她的鬼魂与杨舜愈初见时,面壁背灯而立,不言不语。元杂剧中有《凤凰坡越娘背灯》一戏,但今已不传。第四扇是“煮海张生”。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即以此为题材,描写的是张生与龙女恋爱并结婚的神话。

  下文转过为〔尧民歌〕的曲调。这样不仅使曲调稍有变化,而且也为行文另启一章,避免了连续写出八个故事的拖沓冗长的弊端,使其前后各四。曲调上富于变化,结构形式上又显得匀称整齐,这种设计是很巧妙的。

  第五扇“桃源仙子遇刘晨”,指的是东汉刘晨、阮肇误入桃源遇到仙女的故事。这里不说刘阮遇仙女而反说仙女遇刘晨,可见是观画者的主观意志在起作用。因她是个处在相思之中的女性,对喜结良缘的女子难免有些妒忌之心。口气中有些酸溜溜的味道,委婉地表达了她相思的深情。第六扇“崔怀宝逢着薛琼琼”的故事在元代也有戏文演出,写的是宫女薛琼琼在清明节时游春踏青,与书生崔怀宝不期而遇。二人一见倾心,相互爱恋,后经人撮合而结为伉俪。第七扇“谢天香改嫁柳耆卿”,是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爱情故事。柳永与谢天香热恋,无意功名,钱大尹把谢天香取回家中,迫使柳耆卿进京应试。待其及第后,钱大尹又送回谢天香使他们夫妻团圆。关汉卿的《钱大尹智宠谢天香》一剧即表现此故事,至今犹存。第八扇“刘盼盼眛杀八官人”,是传颂沦落风尘的妓女刘盼盼与八官人恋爱并结为夫妻的故事。元人也有《刘盼盼》杂剧,可惜今已失传。

  以上罗列的八个富有喜剧色彩的爱情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青年男女们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地追求婚姻自主的愿望。而且这些故事又都是男女双方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这八个故事在元代都曾被创作为杂剧演唱过,一定是流传广泛,深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曲目。相思的贵族女子把这些故事绘在屏风上装饰在自己的闺房之中,无意中表现了她对这些人物的倾慕和钦佩,也婉转地传达出她对美满爱情的向往与憧憬。

  最后几句是贵族女子看到屏风后所发出的肺腑之言。她在发出一声长叹之后,连叫两声“天公”,语气里有埋怨、有乞求、有哀告、有忿争,因她把这一切都归咎到“天公”身上,而“天公”却又如此不公。你让屏风上的那些青年男女们都欢欢乐乐,成双成对,为什么偏偏让俺自己孤苦伶仃地独守闺房?难道这是应当的吗? 这是贵族女子心灵奥秘的真率坦露,表明了她对幸福美满的爱情生活的大胆追求。语言朴实无华,完全口语化,胸襟坦荡真诚,情感一泻无余,毫无遮掩之处。

  本曲在构思上也很巧妙,它利用贵族女子心理上的矛盾来塑造人物性格,新颖别致又含而不露。从全曲的意境中我们可以体会出这位贵族女子是酷爱那些人物和故事的,所以才绘在屏风上放置在自己的身旁。当她一看到这些画面时就引起了自己的相思之情,而相思到极点时则又怕见这些画面。这种爱屏风,想看屏风又怕看屏风的心理状态是十分微妙细腻的。它极为生动地表现了贵族女子思人怀春的矛盾心理和痛彻心扉的相思之情,真是入木三分,力透纸背。

相关推荐
  • 《谒金门2》原文及赏析
  • 《〔中吕〕红绣鞋2》原文及赏析
  • 《更漏子2》原文及赏析
  • 《〔中吕〕红绣鞋》原文及赏析
  • 《望江怨》原文及赏析
  • 《菩萨蛮2》原文及赏析
  • 《虞姬》原文及赏析
  • 《菩萨蛮2》原文及赏析
  • 《捣衣曲》原文及赏析
  • 《忆家》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