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南子《卷十三氾论训》原文及鉴赏
〔题解〕博说世间古今得失,以道为化,大归于一,故曰氾论,因以题篇。 〔要略〕《氾论》者,所以箴缕縩繺之间①,攕揳唲齵之郄也②,接径直施,以推本朴,而兆见得失之变③,利病之反;所以使人不
2021-11-08 08:54:48
-
淮南子《卷十四诠言训》原文及鉴赏
〔题解〕诠,就也。就万物之指以言其征,事之所谓,道之所依也,故曰诠言。 〔要略〕《诠言》者,所以譬类人事之指,解喻治乱之体也,差择微言之眇①,诠以至理之文,而补缝过失之阙者也。 〔一〕
2021-11-08 08:53:53
-
淮南子《卷十五兵略训》原文及鉴赏
〔题解〕兵,防也。防乱之萌,皆在谋略,解谕至谕用师之意也。故曰兵略。 〔要略〕《兵略》者,所以明战胜攻取之数,形机之势①,诈谲之变,体因循之道,操持后之论也②,所以知战阵分争之非道不
2021-11-08 08:52:47
-
淮南子《卷十六说山训》原文及鉴赏
〔题解〕山为道本,仁者所处;说道之旨,委积若山;故曰说山。因以题篇。 〔要略〕《说山》、《说林》者,所以窍窕穿凿百事之壅遏①,而通行贯扃万物之窒塞者也②。假譬取象,异类殊形,以领理
2021-11-08 08:51:51
-
淮南子《卷十七说林训》原文及鉴赏
〔题解〕木丛生曰林,说万物承(烝)阜,若林之聚矣,故曰说林,因以题篇。 〔要略〕参见前一卷《说山训》的《要略》部分①。 〔一〕以一世之度制治天下,譬犹客之乘舟,中流遗其剑,遽契其舟桅②
2021-11-08 08:50:45
-
淮南子《卷十八人间训》原文及鉴赏
〔题解〕人间之事,吉凶之中,徵得失之端,反存亡之几也,故曰人间。 〔要略〕《人间》者,所以观祸福之变,察利害之反,钻脉得失之迹①,标举终始之坛也②,分别百事之微,敷陈存亡之机,使人知祸
2021-11-08 08:49:48
-
淮南子《卷十九修务训》原文及鉴赏
〔题解〕修,勉。务,趋。圣人趋时,冠危弗顾,履遗不取,必用仁义之道以济万民,故曰修务,因以题篇。 〔要略〕《修务》者,所以为人之于道未淹①,味论未深②,见其文辞,反之以清静为常,恬淡为本
2021-11-08 08:48:43
-
淮南子《卷二十泰族训》原文及鉴赏
〔题解〕泰言古今之道,万物之指,族于一理,明其所谓也,故曰泰族。 〔要略〕《泰族》者,横八极,致高崇,上明三光,下和水土;经古今之道,治伦理之序,总万方之指①,而归之一本,以经纬治道,纪纲
2021-11-08 08:47:37
-
淮南子《卷一原道训》原文及鉴赏
〔题解①〕 原,本也。本道根真,包裹天地,以历万物,故曰原道,因以题篇。 〔要略②〕 《原道》者,卢牟六合③,混沌万物,象太一之容④,测窈冥之深,以翔虚无之轸⑤。托小以苞大⑥,守约以治广
2021-11-08 08:46:35
-
淮南子《卷二俶真训》原文及鉴赏
〔题解〕俶,始也。真,实也。道之实,始于无有,化育于有,故曰俶真,因以题篇。 〔要略〕《俶真》者,穷逐终始之化,嬴垀有无之精①,离别万物之变,合同死生之形,使人遗物反己,审仁义之间,通同异
2021-11-08 08:45:24
-
淮南子《卷三天文训》原文及鉴赏
〔题解〕 文者,象也。天先垂文象,日月五星及彗孛皆谓以谴告一人,故曰天文,因以题篇。 〔要略〕 《天文》者,所以和阴阳之气,理日月之光,节开塞之时①,列星辰之行,知逆顺之变,避忌讳之殃
2021-11-08 08:43:53
-
淮南子《卷四地形训》原文及鉴赏
〔题解〕 纪东西南北山川薮泽,地之所载,万物形兆所化育也,故曰地形,因以题篇。 〔要略〕 《地形》者,所以穷南北之修,极东西之广,经山陵之形,区川谷之居①,明万物之主,知生类之众,列山渊之
2021-11-08 08:42:44
-
淮南子《卷五时则训》原文及鉴赏
〔题解〕 则,法也,四时、寒暑,十二月之常法也,故曰时则,因以题篇。 〔要略〕 《时则》者,所以上因天时,下尽地力,据度行当,合诸人则①,形十二节,以为法式,终而复始,转于无极;因循仿依,以知
2021-11-08 08:41:27
-
淮南子《卷六览冥训》原文及鉴赏
〔题解〕览观幽冥变化之端,至精感天,通达无极,故曰览冥,因以题篇。 〔要略〕《览冥》者,所以言至精之通九天也,至微之沦无形也;纯粹之入至清也,昭昭之通冥冥也;乃始揽物引类,览取挢掇①
2021-11-08 08:39:37
-
淮南子《卷七精神训》原文及鉴赏
〔题解〕精者,人之气;神者,人之守也。本其原,说其意,故曰精神,因以题篇。 〔要略〕《精神》者,所以原本人之所由生①,而晓寤其形骸九窍取象与天②,合同其血气,与雷霆风雨③,比类其喜怒,与
2021-11-08 08:38:22
-
淮南子《卷八本经训》原文及鉴赏
〔题解〕本,始也。经,常也。本经造化出于道,治乱之由,得失有常,故曰本经,因以题篇。 〔要略〕《本经》者,所以明大圣之德,通维初之道,埒略衰世古今之变①,以褒先世之隆盛,而贬末世之曲政
2021-11-05 14:56:45
-
淮南子《卷九主术训》原文及鉴赏
〔题解〕主,君也。术,道也。君之宰国,统御臣下,五帝三王以来,无不用道而兴,故曰主术也,因以题篇。 〔要略〕《主术》者,君人之事也,所以因作任督责①,使群臣各尽其能也。明摄权操柄,以制
2021-11-05 14:55:44
-
淮南子《卷十缪称训》原文及鉴赏
〔题解〕缪异之论,称物假类,同之神明,以知所贵,故曰缪称。 〔要略〕《缪称》者,破碎道德之论①,差次仁义之分②,略杂人间之事,总同乎神明之德③。假象取耦④,以相譬喻;断短为节,以应小具
2021-11-05 14:54:30
-
《冯大生》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冯大生,是沙汀一九四六年的长篇小说《还乡记》中的主人公。 贫苦山民冯大生生活在四川偏僻的山村林檎沟。这是一个具有农民自发斗争传统的穷山沟。小说写到三十年前出过一帮土匪,吃
2021-11-05 11:37:31
-
《方罗兰》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一九二七年九月至一九二八年六月,茅盾在经历了动乱中国的最复杂的人生一幕后,完成了处女作《蚀》三部曲: 《追求》、《动摇》、《幻灭》。方罗兰是《动摇》中的一个人物,虽不是全
2021-11-05 11:36:36
-
《方鸿渐》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方鸿渐,钱钟书一九四六年问世的长篇小说《围城》中的主人公。一个中国现代小说中独一无二的人物,一个生活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大千世界里不甚被人注意的某一角落中的人物,一个出色
2021-11-05 11:35:58
-
《杜丽娘》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杜丽娘是汤显祖剧作《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 丽娘出身在一个礼教气氛十分浓郁的官僚贵族家庭。父亲杜宝官南安太守,母亲甄夫人亦为贵族之后,丽娘则是他们唯一的女儿。父母视她为掌
2021-11-05 11:35:06
-
《杜十娘》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作为文学人物,杜十娘最早出现于明万历时宋懋澄著《九籥集》中的《负情侬传》。据宋氏篇末声称,杜十娘之事是他在万历庚子(二十八年,1600)秋天听朋友讲的一件新闻,深夜,当他把故事
2021-11-05 11:34:27
-
《杜宝》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杜宝是汤显祖剧作《牡丹亭》中一个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人物。 他是杜丽娘的父亲,是一个恪守封建礼教,扼杀女儿个性发展的顽固家长,年届五十,尚无应门之子,他感到遗憾和悲伤,指望
2021-11-05 11:33:44
-
《杜少卿》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杜仪,字少卿,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杜少卿出身官宦世家,祖父中过状元,父亲做过江西赣州府知府。在这样一个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世家中,杜少卿的同辈兄
2021-11-05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