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居月馀》原文、翻译及鉴赏五岁
居月馀,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2],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3]。上许之。岁馀,丞相平卒,上复以勃为丞相。十馀
2021-04-15 20:15:08
-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六岁》原文、翻译及鉴赏五岁
六岁,尚公主,不相中[1],坐杀人[2],国除。绝一岁,文帝乃择绛侯勃子贤者河内守亚夫[3],封为条侯[4],续绛侯后。 条侯亚夫自未侯为河内守时[5],许负相之[6],曰:君后三岁而侯。侯八岁
2021-04-15 20:12:58
-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五岁》原文、翻译及鉴赏五岁
五岁,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景帝废栗太子[1],丞相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而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2]言条侯之短。 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3]。景帝让曰:始南皮、章武侯先
2021-04-15 20:11:33
-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绛侯周勃始为布衣时》原文、翻译及鉴赏
绛侯周勃始为布衣时,鄙朴人也[1],才能不过凡庸[2]。及从高祖定天下,在将相位,诸吕欲作乱,勃匡国家难,复之乎正。虽伊尹、周公[3],何以加哉[4]!亚夫之用兵,持威重[5],执坚刃[6],穰
2021-04-15 20:10:38
-
《史记·梁孝王世家梁孝王武者》原文、翻译及鉴赏
母,窦太后也。 孝文帝凡四男:长子曰太子,是为孝景帝;次子武;次子参;次子胜[2]。孝文帝即位二年,以武为代王[3],以参为太原王[4],以胜为梁王。二岁,徙代王为淮阳王[5]。以代尽与太原
2021-04-15 20:09:43
-
《史记·梁孝王世家十七年》原文、翻译及鉴赏
十七年,十八年,比年入朝[1],留,其明年,乃之国。二十一年,入朝。二十二年,孝文帝崩。二十四年,入朝。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2]。上与梁王燕饮[3],尝从容言曰:千
2021-04-15 20:08:11
-
《史记·梁孝王世家太后亦爱之》原文、翻译及鉴赏
太后亦爱之。及闻梁王薨[1],窦太后哭极哀,不食,曰:帝果杀吾子!景帝哀惧,不知所为。与长公主计之,乃分梁为五国,尽立孝王男五人为王,女五人皆食汤沐邑[2]。于是奏之太后,太后乃
2021-04-15 20:07:04
-
《史记·梁孝王世家梁孝王虽以亲爱之故》原文、翻译及鉴赏
梁孝王虽以亲爱之故,王膏腴之地,然会汉家隆盛[1],百姓殷富,故能植其财货[2],广宫室,车服拟于天子[3]。然亦僭矣[4]。 【段意】 司马迁的论赞。指出梁孝王骄奢的原因,并认为这具有僭
2021-04-15 20:05:03
-
《史记·梁孝王世家臣为郎时》原文、翻译及鉴赏
臣为郎时,闻之于宫殿中老郎吏好事者称道之也[1]。窃以为令梁孝王怨望,欲为不善者,事从中生[2]。今太后[3],女主也,以爱少子故,欲令梁王为太子。大臣不时正言其不可状[4],阿意治小
2021-04-15 20:02:41
-
《史记·五宗世家栗姬子曰荣》原文、翻译及鉴赏
栗姬子曰荣、德、阏于[1]。程姬子曰馀、非、端。贾夫人子曰彭祖、胜。唐姬子曰发。王夫人儿姁子曰越、寄、乘、舜。 【段意】 解释五宗传名,介绍景帝十三子及其生母姓名。为全篇总纲。
2021-04-15 19:57:54
-
《史记·五宗世家好儒学》原文、翻译及鉴赏
好儒学,被服造次必于儒者[2]。山东诸儒多从之游。 二十六年卒,子共王不害立。四年卒,子刚王基代立。十二年卒,子顷王授代立。 临江哀王阏于,以孝景帝前二年用皇子为临江王[3]。三年
2021-04-15 19:54:04
-
《史记·五宗世家鲁共王馀》原文、翻译及鉴赏
二年,吴、楚反破后,以孝景前三年徙为鲁王[2]。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季年好音[3],不喜辞辩。为人吃[4]。二十六年卒,子光代为王。初好音舆马;晚节啬[5],惟恐不足于财。 江都易王非,以孝
2021-04-15 19:42:04
-
《史记·五宗世家赵王遂反破后》原文、翻译及鉴赏
赵王遂反破后[2],彭祖王广川。四年,徙为赵王。十五年,孝景帝崩。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3]。好法律,持诡辩以中人[4]。彭祖多内宠姬及子孙。相、二千石欲奉汉法以治,则害
2021-04-15 19:40:19
-
《史记·五宗世家景帝召程姬》原文、翻译及鉴赏
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辟[2],不愿进[3],而饰侍者唐儿使夜进。上醉不知,以为程姬而幸之,遂有身[4]。已乃觉非程姬也。及生子,因命曰发。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长沙王。以其母微,无宠
2021-04-14 22:00:28
-
《史记·五宗世家十二年卒》原文、翻译及鉴赏
十二年卒,子齐立为王。齐有幸臣桑距。已而有罪,欲诛距,距亡[2],王因禽其宗族。距怨王,乃上书告王齐与同产奸。自是之后,王齐数上书告言汉公卿及幸臣所忠等。 胶东康王寄,以孝景
2021-04-14 21:56:35
-
《史记·三王世家高祖时诸侯皆赋》原文、翻译及鉴赏
高祖时诸侯皆赋[1],得自除内史以下[2],汉独为置丞相,黄金印。诸侯自除御史[3]、廷尉正[4]、博士[5],拟于天子。自吴、楚反后,五宗王世,汉为置二千石,去丞相曰相,银印。诸侯独得食
2021-04-14 21:47:59
-
《史记·三王世家陛下过听》原文、翻译及鉴赏
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2]。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3],乃敢惟他议以干用事者[4],诚见陛下忧劳天下,哀怜百姓以自忘,亏膳贬乐[5],损郎员[6]。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7],
2021-04-14 21:44:18
-
《史记·三王世家维六年四月乙巳》原文、翻译及鉴赏
曰:於戏[2],小子闳,受兹青社[3]!朕承祖考,维稽古建尔国家[4],封于东土,世为汉藩辅。於戏念哉!恭朕之诏,惟命不于常[5]。人之好德,克明显光[6]。义之不图[7],俾君子怠。悉尔心[8],允
2021-04-14 21:35:12
-
《史记·三王世家古人有言曰》原文、翻译及鉴赏
古人有言曰爱之欲其富,亲之欲其贵。故王者疆土建国,封立子弟,所以褒亲亲,序骨肉,尊先祖,贵支体,广同姓于天下也。是以形势强而王室安。自古至今,所由来久矣。非有异也,故弗
2021-04-14 21:22:24
-
《史记·三王世家褚先生曰》原文、翻译及鉴赏
传中称《三王世家》文辞可观[2],求其世家,终不能得。窃从长老好故事者取其封策书,编列其事而传之,令后世得观贤主之指意。 盖闻孝武帝之时,同日而俱拜三子为王:封一子于齐[3],一
2021-04-14 21:21:02
-
《史记·三王世家闳且立为王》原文、翻译及鉴赏
闳且立为王时,其母病,武帝自临问之,曰:子当为王,欲安所置之[1]?王夫人曰陛下在,妾又何等可言者[2]。帝曰:虽然[3],意所欲,欲于何所王之?王夫人曰:愿置之洛阳。武帝曰:洛阳有武
2021-04-14 21:10:59
-
《史记·三王世家江湖之间》原文、翻译及鉴赏
江湖之间,其人轻心。杨州葆疆,三代之时,迫要使从中国俗服,不大及以政教,以意御之而已。无侗好佚,无迩宵人,维法是则。无长好佚乐驰骋弋猎淫康而近小人。常念法度,则无羞辱矣
2021-04-14 21:09:47
-
《史记·三王世家荤粥氏无有孝行而禽兽心》原文、翻译及鉴赏
荤粥氏无有孝行而禽兽心,以窃盗侵犯边民。朕诏将军往征其罪,万夫长,千夫长,三十有二君皆来,降旗奔师。荤粥徙域远处,北州以安矣。悉若心,无作怨者,勿使从俗以怨望也。无俷德
2021-04-14 21:06:44
-
《史记·伯夷列传夫学者载籍极博》原文、翻译及鉴赏
《诗》、《书》虽缺[3],然虞夏之文可知也[4]。尧将逊位[5],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6],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7],功用既兴[8],然后授政[9]。示天下重器[10],王者大统[11],传天
2021-04-14 20:54:50
-
《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原文、翻译及鉴赏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1]。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2],睹轶诗可异焉[3]。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4]。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
2021-04-14 20: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