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性相近章》原文及解读
二 性相近章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讲的性,偏于后儒区分出的气质之性;后儒讲性,着意在赋予人的规定性上,即善。为示区别,特标明是性之体。讲性体,人都一样,如孟子讲性
2021-03-25 16:00:42
-
论语《我非生而知之者章》原文及解读
十九 我非生而知之者章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后人尊崇孔子,不愿说孔子是学而知之者,因此便解释孔子虽是生而知之者,但生而知之的还只是一番道理,后天不断
2021-03-25 15:12:47
-
论语《日知其所亡章》原文及解读
五 日知其所亡章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每天都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只有好学才有此感受。活到老,学到老,这其实是生命永续的新生。如果失去求知的欲望
2021-03-25 15:11:59
-
论语《晋文公谲而不正章》原文及解读
十六 晋文公谲而不正章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春秋时期,周王室式微,但名分仍在。诸侯以力称霸,还须挟天子以正当的名义行事,比如攘夷狄。 以力量行霸王事,但又
2021-03-25 14:51:50
-
论语《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八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章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曾子这话引自《易艮象传》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大概是对上章孔子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表示认同。 八卦之艮,下面两阴
2021-03-25 14:38:09
-
论语《爱之能勿劳乎章》原文及解读
八 爱之能勿劳乎章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一个人劳碌,自然就会思考着如何把事情做好,精神充实阳光。一个人安逸,无所事事,便容易心思飘忽,无事生非。真的爱一个人
2021-03-25 14:36:20
-
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章》原文及解读
十八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道与喜欢,差距是明显的;喜欢和以之为乐,差距也是明显的。这种差距,有些还只是呈现在人的行为层面,有些则
2021-03-25 14:35:10
-
论语《知者乐水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一 知者乐水章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易传》讲,圣人设卦观象;又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观物取象以喻理,这是中国哲学最重要的思维方
2021-03-25 14:32:31
-
论语《祭如在章》原文及解读
十二 祭如在章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前一句记行。说孔子祭祖祭神时,尽心诚意,仿佛祖先与神就在眼前。 后一句记言。讲孔子因故未能行祭,虽请人代,终有憾
2021-03-25 14:31:25
-
论语《群居终日章》原文及解读
十六 群居终日章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人是群居动物,居在一起,东聊西聊,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也是人活着的重要方式。如今有了网络,更可以在虚拟世界中群居
2021-03-25 14:28:36
-
论语《自行束 脩以上章》原文及解读
七 自行束 脩以上章 子曰:自行束 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教育传授道理,道理与钱无关,但教师是职业,不取课酬,这一职业就无法存在了。当年,宋真宗讲筵讲到此章时说:圣人教人也要
2021-03-25 14:10:26
-
论语《色厉内荏章》原文及解读
十二 色厉内荏章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小偷盗窃自然不能让人知晓,钻墙洞之类都是常事。人如果心中所想不敢被人知晓,也会刻意掩饰,甚至以严厉的姿态在场
2021-03-25 14:09:17
-
论语《苗而不秀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一 苗而不秀章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上两章讲颜回,故此章通常被认为是针对颜回早夭而引发的感慨,但陈述的却是一普遍的事实。 万物皆有生命周期,一步接着
2021-03-25 14:05:47
-
论语《诗三百章》原文及解读
二 诗三百章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是孔门诗教的重要载体。为什么有此功能?此章告知重要依据: 《诗》三百能让人思无邪。 所谓无邪,就是人不偏激,得情
2021-03-25 13:57:34
-
论语《谁能出不由户章》原文及解读
十五 谁能出不由户章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人走进走出,总要经过门,不经过门,那自然是发生了什么意外,或者是不正当进出。走路也一样,总要走在道上,不然不免麻烦。
2021-03-25 13:56:58
-
论语《贤者辟世章》原文及解读
三十九 贤者辟世章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人生不可选择的是身外的世界,可选择的是自己的取舍。人总是趋利避害的,只是什么是利,什么是害,各人所见不同
2021-03-25 13:54:47
-
论语《质胜文则野章》原文及解读
十六 质胜文则野章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小朋友的率性而动,在孩子是可爱,在成人有时便显得粗野。人类文明就是驯化人的粗野,只是这个驯化应基于人
2021-03-25 13:53:59
-
论语《贫而无怨章》原文及解读
十一 贫而无怨章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学而》贫而无谄章尝论及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以及贫而乐、富而好礼。比较起来,本章的贫而无怨比贫而无谄强,谄比怨要差。 人如穷
2021-03-25 13:53:18
-
论语《道千乘之国章》原文及解读
五 道千乘之国章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讲治国,也都从平常事切入。敬事、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此五条看似简明无奇,真能做好,照程颐讲,
2021-03-25 13:52:36
-
论语《默而识之章》原文及解读
二 默而识之章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此章内容,《述而》中别有记载,但语境略不同。此章孔子自称默识、学不厌、诲不倦三者都没能做到。想来是有人这样称
2021-03-25 13:51:45
-
论语《齐一变至于鲁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二 齐一变至于鲁章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当年太公望封于齐,周公旦封于鲁,二公交流治国理念。周公治鲁,尊尊亲亲,先仁后义,太公以为鲁国将因此而衰;太公治齐
2021-03-25 13:51:07
-
论语《上好礼章》原文及解读
四十四 上好礼章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传统中国是礼制社会,法则是底线。相比于法的刚性,礼要软很多,礼制要真正起作用,必须由社会中的成员自觉履行。如果天子不守礼制,率
2021-03-25 13:49:45
-
论语《不在其位章》原文及解读
十四 不在其位章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社会运行基于分工。若分工合理,各尽职守即好。故此章所言,实是原理。当然,国家危亡有时存于旦夕,身处此局应出位谋政,此属从权。 只
2021-03-25 13:48:53
-
论语《不在其位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七 不在其位章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此章与《泰伯》不在其位章重复。在《泰伯》的解读中,尝从社会分工讲起,说明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有经、有权,进而指出许多干政其实出
2021-03-25 13:47:58
-
论语《丧致乎哀章》原文及解读
十四 丧致乎哀章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生死于人为大,虽是自然规律,但文明终是演生出特定的仪式来庆生吊死。只是仪式既久,人又会忽略其本义。子游正标示出吊丧的根本是表达哀伤
2021-03-25 13:46: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