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知止不殆》原文及鉴赏
知止不殆 【原文】 道常无名、朴[1]; 虽小, 天下莫不臣[2]。 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宾[3]。 天地相合, 以降甘露[4], 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之, 知止可以不殆
2021-09-13 15:59:15
-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一”为始祖》原文及鉴赏
一为始祖 【原文】 昔之得一者[1]: 天得一以清[2],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3], 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4]。 其致之, 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发, 神
2021-09-13 15:57:46
-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原文及鉴赏
知人者智 【原文】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1]。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2]。 【注释】 [1]强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2]死而不亡:
2021-09-13 15:56:26
-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恒无为》原文及鉴赏
道恒无为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1]。 侯王若能守之[2], 万物将自化[3]。 化而欲作[4],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无欲以静, 天下将自定[5]。 【注释】 [1
2021-09-13 15:39:49
-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有道不处》原文及鉴赏
有道不处 【原文】 兵者,不祥之器, 非君子之器[1]。 不得已而用之, 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 而美之乐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 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物或恶之
2021-09-13 15:37:36
-
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原文及鉴赏
天长地久 【原文】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1], 故能长生[久]。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2], 外其身而身存[3]。 以其无私, 故能成其私[4]。 【注释】 [1]以其不自生:指
2021-09-13 15:36:36
-
道德经《第七十章·被褐怀玉》原文及鉴赏
被褐怀玉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1], 事有君[2]。 夫唯无知, 是以不我知[3]。 知我者希[4], 则我贵者[5]。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6]。 【注释】 [1]宗:宗
2021-09-13 15:35:22
-
陆游经典语录与好句摘抄
陆游经典语录 1、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陆游 2、君不见长松卧壑因风霜,时来屹立扶是堂。陆游 3、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陆游 4、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2021-09-13 15:33:00
-
柳永经典语录与好句摘抄
柳永经典语录 1.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蝶恋花》 2.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
2021-09-13 15:28:49
-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原文及鉴赏
民不畏死 【原文】 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 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1], 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2]。 夫代司杀者杀, 是谓代大匠斫[3]。 夫代大匠斫, 希有不伤其手矣。 【注释
2021-09-13 15:23:27
-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强大处下》原文及鉴赏
强大处下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1]。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2]。 故坚强者死之徒[3], 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 木强则兵[4]。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注
2021-09-13 15:22:40
-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柔之胜刚》原文及鉴赏
柔之胜刚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其无以易之[1]。 柔之胜刚,弱之胜强,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2]。 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
2021-09-13 15:20:38
-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无以生为》原文及鉴赏
无以生为 【原文】 民之饥, 以其上食税之多[1], 是以饥。 民之难治, 以其上之有为[2], 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 以其上求生之厚[3], 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 是贤于贵生[4]。 【注释】
2021-09-13 15:19:50
-
辛弃疾经典语录与好句摘抄
辛弃疾经典语录 1、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丑奴儿》 2、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2021-09-13 15:09:16
-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自爱不贵》原文及鉴赏
自爱不贵 【原文】 民不畏威[1], 则大威至[2]。 无狎其所居[3], 无厌其所生[4]。 夫唯不厌[5], 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6], 自爱不自贵[7]。 故去彼取此。 【注释】 [1]威:威吓,指
2021-09-13 15:00:02
-
李清照经典语录与好句摘抄
李清照经典语录 1、红藕香残玉簟秋!花自飘零水自流! 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3、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
2021-09-13 14:58:22
-
苏轼经典语录与好句摘抄
苏轼经典语录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2021-09-13 14:50:50
-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报怨以德》原文及鉴赏
报怨以德 【原文】 和大怨[1], 必有余怨, 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2], 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 无德司彻[3]。 天道无亲[4], 常与善人。 【注释】 [1]和:调和。 [2]契:契约。左契:债
2021-09-13 14:44:57
-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原文及鉴赏
天网恢恢 【原文】 勇于敢则杀[1], 勇于不敢则活[2]。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3], 不争而善胜, 不言而善应, 不召而自来, 然而善谋[4]。 天网
2021-09-13 14:43:55
-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不欲见贤》原文及鉴赏
不欲见贤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1],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2], 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于天下? 唯有道者。
2021-09-13 14:42:57
-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以其病病》原文及鉴赏
以其病病 【原文】 知不知,上[1]; 不知知,病[2]。 夫唯病病[3], 是以不病[4]。 是圣人不病, 以其病病, 是以不病。 【注释】 [1]上:上等,高明。 [2]病:毛病。 [3]病病:知道病是病。 [4
2021-09-13 14:41:58
-
道德经《第一章·天地之始》原文及鉴赏
天地之始 【原文】 道可道, 非常道[1]。 名可名, 非常名[2]。 无, 名天地之始[3]。 有, 名万物之母[4]。 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5]。 常有, 欲以观其徼[6]。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2021-09-13 14:39:39
-
道德经《下篇德经》原文及鉴赏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1]。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2]。 上德无为而无以[不]为[3]。 下德为之而有以[不]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4],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5]。 上礼为
2021-09-13 14:37:35
-
道德经《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原文及鉴赏
[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
2021-09-13 14:36:54
-
道德经《阴阳巫卜·老子》原文及鉴赏
[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
2021-09-13 14: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