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孙·水龙吟牡丹》原文及赏析

【导语】:

  《牡丹·水龙吟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王沂孙  晓寒慵揭珠帘,牡丹院落花开未。玉阑干畔,柳丝一把,和风半倚。国色微酣,天香乍染,扶春不起。自真妃舞罢,谪仙赋后,繁华梦

  《牡丹·水龙吟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王沂孙

  晓寒慵揭珠帘,牡丹院落花开未。玉阑干畔,柳丝一把,和风半倚。国色微酣,天香乍染,扶春不起。自真妃舞罢,谪仙赋后,繁华梦,如流水。池馆家家芳事。记当时、买栽无地。争如一朵,幽人独对,水边竹际,把酒花前,剩拼醉了,醒来还醉。怕洛中春色,匆匆又入,杜鹃声里。

  南宋末期词人,大都生于亡国之际,身受亡国之痛。他们或托物以寓意,或隐约以陈词。此期作家都半循入细腻的咏物寓意的“寄托”之路,不敢也不能有明显的激愤呼号。他们雕饰字句,以纤丽为工,致力新语,奇巧为妙。而在其间,则隐藏着深刻的难言之痛。在铸美词造隽语的后面,其实是具有更深、更厚、更沉痛的悲苦。词人王沂孙与蒋捷、周密、张炎为其时四大家。

  此词王沂孙借牡丹以叹亡国之恨,发遗世悲慨,抒故国之情。仅微旨及之,言而不尽。“《词选》云:‘碧山咏物诸篇,并有君国之忧。’自是确论。读碧山词者,不得不兼时势言之,亦是定理。”(《白雨斋词话》)此语可为读碧山词之导言。

  词上片描绘牡丹娇容丽姿,借唐宫遗恨抒心中之感慨。“晓寒慵揭珠帘,牡丹院落花开未。”清晨,牡丹主人睁开朦胧惺松的双眼,懒洋洋卷起珠帘步出内室,径直走向牡丹庭院,看看牡丹花开了没有。主人公清晨晓寒即起身探看,可谓对牡丹关切之至。此二句既描写了主人公的早起之举,也为下文景物描写作了铺垫,以下景物均由主人公醒目所及。“玉阑干畔,柳丝一把,和风半倚。”词人在此处为牡丹设置背景。玉石栏干旁边,柳条低垂,一束柳丝,被和煦春风轻轻托起,半斜半倚。“国色微酣,天香乍染,扶春不起。”词人至此才正面描绘牡丹形态。只见牡丹如同小憩微酣中的美女,清香四溢,低首侧睡于柳絮之下,天生丽质,纯朴温柔,娇憨之态,惹人爱怜。牡丹原是我国著名传统花卉,它花肥色艳,姿态优美,有“花中之王”美称,它雍容华贵的形态象征着美好与幸福,因而这超逸万卉的牡丹被称为“国色”、“天香”。碧山在此用拟人之笔就其花硕色鲜、富贵之态作了逼真的描画。既表现了牡丹的特征,更绘画牡丹婀娜多姿、美容娇态之神韵。使人自然地联想起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杨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寥寥几笔便维纱维肖地勾画出牡丹的美貌与神态。“自真妃舞罢,谪仙赋后,繁华梦,如流水。”真妃即杨玉环,号太真,初为玄宗之子寿王瑁之妃,后被玄宗册封贵妃,深得宠爱。 真妃聪明美丽,晓音律,能歌善舞。《长恨歌》曰:“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谪仙”谓李白。《新唐书·李白传》:天宝初,李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唐玄宗时,宫苑牡丹盛开,玄宗同杨贵妃在沉香亭赏花,命李白作《清平调》词三首。其一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词将美人与牡丹交织描写,通过比喻与烘托着力表现和颂扬贵妃之貌美。然而,“繁华梦,如流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白居易《长恨歌》)玄宗的享乐荒政终于导致安史乱起,在赴蜀途中六军发难,玄宗被迫命杨贵妃自缢于马嵬坡前。真是春梦如流水,一去而不复返,“此恨绵绵无绝期。”碧山写玄宗而指宋朝,玄宗的荒淫误国也正是南宋朝廷的写照。

  在词的下阕,词人咏花自悼,叹帝业与春光俱逝。“池馆家家芳事。记当时,买栽无地。”欧阳修在赞美洛阳牡丹的诗中写道:“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北宋时期,达官贵人、文人学士纷纷在洛阳修建府第别墅,争相辟筑花园,为夸富斗艳而雇花匠培植各种牡丹。“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荫中十万家。谁道鲜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从司马光的诗中可以看出洛阳当时种植牡丹之盛况,如同碧山笔下“池馆家家芳事。”众人事花是“家家芳事”,“买栽无地”;而词人透过世俗,独具慧眼,主张赏花“争如一朵,幽人独对,水边竹际。”只有在幽静清雅的溪岸竹旁,静心一人观赏牡丹才为有益。此六句虽写植花赏花,而实言宋末政事。宋末朝廷重臣纷纷争权夺利,纸醉金迷,声色犬马,贪图享乐,实为国家祸患。只有“幽人独对,水边竹际”那样清醒明智,认识民族危机,以君国危亡为念,廉政爱民,积极抗金,才会于国有补。这“幽人独对,水边竹际”之句,使人联想到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在这里表现的是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而词人是浊世兀立,目光深邃,时时以君国社稷为念,无国则无家,可谓站高看远。虽然词人高瞻远瞩,洞若观火,但终究势单力薄,众醉盈廷,独醒何补,故咏花以自悼:“把酒花前,剩拚醉了,醒来还醉。”只有借酒浇愁,醉醒还醉,忧愁之极。词人不为一时“家家芳事”之繁华春色所迷惑,而是惶恐担心:“怕洛中春色,匆匆又入,杜鹃声里。”瞻望国家前程,忧虑京洛春光虽好,白雁南来,帝业共春光俱逝,江山沦亡,生灵涂炭。杜鹃声声“不如归去”予人以警策。词人只能如此微旨及之,不说尽耳。

  细读此词,可知碧山以君国为念,“缠绵忠爱”,借牡丹而咏国事,家国安危,萦系于心,可见词人之怀抱。

  此词以拟人之笔写牡丹神态面目,花人合一,生动形象,形貌逼真,神形兼备,可谓妙笔。咏物词当“物物而不物于物。”又“不即不离。”碧山在此词中正是写花忧国,借牡丹而寄托心事,写花卉而抒发怀抱。故《白雨斋词话》言道:“碧山《水龙吟》诸篇,感慨至深。”“感寓中出以《骚》《雅》之笔,入人自深。”词中比喻和用典,生动而妥贴。尾句心理描写诚挚感人,借杜鹃声寄以惶恐之心,委婉含蓄。诚如《白雨斋词话》所言:“读碧山词,须息心静气沈吟数过,其味乃出,”此为经验之谈。

相关推荐
  • 《刘壎·烛影摇红月下牡丹》原文及赏析
  • 《陈允平·平韵满江红牡丹》原文及赏析
  • 《钱谦益·广陵郑超宗圃中忽放黄牡丹一枝,群贤题咏烂然
  • 《冯琢庵·牡丹》原文及赏析
  • 《李昌祺·山中见牡丹》原文及赏析
  • 《徐渭·仲冬观牡丹花于城西人家》原文及赏析
  • 《徐渭·闻人赏给事园白牡丹三首(选一)》原文及赏析
  • 《于立·观牡丹有感》原文及赏析
  • 《卢挚·湖南宪幕牡丹》原文及赏析
  • 《刘敏中·水龙吟同张大经御史赋牡丹》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 周致尧《西津夜泊》原文及赏析

        孤帆夜落石桥西,桥外青山入会稽。  卧听海潮吹地转,起看江月向人低。  一春衰谢怜皮骨,万国艰虞厌鼓鼙。  何处商船歌《水

      2023-03-03

    • 辛弃疾《西江月》原文及赏析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 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2023-03-03

    • 辛弃疾《西江月》原文及赏析

        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 宜游, 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2023-03-03

    • 王昌龄《西宫春怨》原文及赏析

        西宫夜静百花香, 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沈德潜说:“王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

      2023-03-03

    • 谢翱《西台哭所思》原文及赏析

        残年哭知己,白日下荒台。  泪落吴江水,随潮到海面。  故衣犹染碧,土不怜才。  未老山中客,惟应赋《八哀》。  谢翱(1249&

      2023-03-03

    • 黄庭坚《蚁蝶图》原文及赏析

        胡蝶双飞得意, 偶然毙命网罗。  群蚁争收坠翼, 策勋归去南柯。  这是一首充满机趣的咏物诗,它的矛头却指向互相倾轧的官场黑

      2023-03-03

    • 《苕之华》 - 《诗经》原文及赏析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 不如无生。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2023-03-03

    • 夏完淳《细林夜哭》原文及赏析

        细林山上夜乌啼, 细林山下秋草齐, 有客扁舟不系缆, 乘风直下松江西。却忆当年细林客,孟公文章四海伯。昔日曾来访白云, 落叶满山寻

      2023-03-03

    • 徐子云《算来寺内几多僧》原文及赏析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

      2023-03-03

    • 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原文及赏析

        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  戎昱,荆州(治今湖北江陵)人。少试进士不第,漫游荆南

      2023-03-03

    • 宋杰《秧鸡曲》原文及赏析

        姑恶。姑何恶?圆者枘, 方者凿,凿方枘圆动辄错,彼此心肠不自度。姑何恶,妾命薄!  秧鸡的鸣声犹如“姑恶”,姑指婆婆。

      2023-03-03

    • 《相鼠》 - 《诗经》原文及赏析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肢,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2023-03-03

    • 李煜《相见欢》原文及赏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股滋味在心头!  上片写景,点明人、地、时、事。人

      2023-03-03

    • 高启《田家行》原文及赏析

        草茫茫, 水汩汩, 上田芜, 下田没。 中田有禾穗不长, 狼藉只供凫雁粮。雨中摘归半身湿,新妇舂炊儿夜泣。  高启(1336—1374)

      2023-03-03

    • 黄淳耀《田家》原文及赏析

        田泥深处马蹄奔, 县帖如雷过废村。  见说抽丁多不惧, 年荒已自鬻儿孙!  黄淳耀(1605—1645),字蕴生,号陶庵,嘉定(今上海

      2023-03-03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 ICP证:鄂ICP备17027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