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谷·牡丹》原文及赏析

【导语】:

  《牡丹·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郑谷  画堂帘卷张清宴,含香带雾情无限。  春风爱惜未放开,柘枝鼓振红英绽。  在唐代众多的牡丹诗中,郑谷这首诗以其平易、新颖

  《牡丹·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郑谷

  画堂帘卷张清宴,含香带雾情无限。

  春风爱惜未放开,柘枝鼓振红英绽。

  在唐代众多的牡丹诗中,郑谷这首诗以其平易、新颖而别具一格。

  起句首先从人们对牡丹的态度写起。“画堂帘卷张清宴”,“画堂”,形容、厅堂雕饰之美。“清宴”,清雅之宴。意思说,画堂的帘子卷起来了,摆上了清雅的宴席。这一宴席是为何而设呢?联系下句,即可知道,设宴是为了观赏牡丹。“画堂”、“清宴”意在突出人们对观赏牡丹一事的重视。

  第二句“含香带雾情无限”与上一句紧紧相承,写此时的牡丹是“含香带雾”,香气既未全放出来,而且看得也不甚清楚,但是它们仍显得情韵幽长,给人以悦目怡心之感。

  “春风爱惜未放开”,是说轻柔的春风,由于爱惜牡丹,而不忍让它一开无余。这句是借春风来暗衬大自然也格外垂青牡丹花。我们知道,牡丹在盛开时最为引人注目,“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但是,花开后紧接着就是花落,人们因此“惜春常怕花开早”,这里,诗人把人们惜花的心情赋予了春风,就更见此诗构思的新颖、别致,而且把春风也写活了。

  既然牡丹并未完全开放,那么,现在它是什么形象呢,原来是“柘枝鼓振红英绽”,“柘枝”,舞名。这一句是对前一句的补充:牡丹在春风轻拂中轻轻舞动,鼓鼓的花苞已经开裂,露出了鲜红艳丽的花瓣。此句在全诗中可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牡丹欲放未放之际人们已经设宴观赏,那么,当它盛开之际又当是何等热烈的场面,不就可想而知了吗?

  这首《牡丹》诗,诗人无一字赞牡丹之美,甚至未写牡丹之美,但读后对牡丹之美自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因为,诗人在诗中正是巧妙、含蓄地表达了对牡丹的赞美和神往。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没用,整篇所见都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十分自如,毫无经营造作之痕,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清刘熙载曾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艺概》)郑谷这首诗不事藻绘,用语浅白平实而意蕴颇深,颇有“用常得奇”的效果。

相关推荐
  • 《吴融·红白牡丹》原文及赏析
  • 《吴融·僧舍白牡丹二首》原文及赏析
  • 《李益·题所赁宅牡丹花X》原文及赏析
  • 《吴融·和僧咏牡丹》原文及赏析
  • 《王叡·牡丹》原文及赏析
  • 《韦庄·白牡丹》原文及赏析
  • 《王贞白·白牡丹》原文及赏析
  • 《张蠙·观江南牡丹》原文及赏析
  • 《翁承赞·万寿寺牡丹》原文及赏析
  • 《裴说·牡丹》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