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方岳《清明日舟次吴门》原文及赏析

【导语】:

  篷窗恰受夕阳明,杨柳梨花半月程。  老去不知寒食近,一篙烟水载春行。  清明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到了清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改变了冬季寒冷枯黄的景

  篷窗恰受夕阳明,杨柳梨花半月程。

  老去不知寒食近,一篙烟水载春行。

  清明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到了清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改变了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这个节气的开始之日便是清明节(即本诗题中的“清明日”),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重视这个节日,在清明节有踏青、扫墓和团聚的习俗。本诗是清明节这天,诗人乘船到达吴门(苏州的别称)、在吴门停留时所作,诗中描写了他乘船所经过的江南水乡的美丽春色,表现了诗人一路上被这种景色所陶醉的心情。

  杜牧的《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前后往往阴雨连绵,难得有晴朗的日子。本诗作者这次清明节到达吴门时,却是“篷窗恰受夕阳明”,遇上了晴朗的好天气。诗人傍晚时到达吴门,他当时坐在船舱里,看见金黄的夕阳映照着大地,映照着江水,照进了船蓬的窗口,把舱内照得通明,诗人的心扉也被照亮了。诗人高兴地站起身来,走出船舱,尽情地欣赏着水乡的景色,望着两岸的绿杨细柳在风中向他招手,两岸的皑皑梨花在点头向他笑脸迎送。“杨柳梨花半月程”,诗人在这明媚的春光中已经航行半个月了,这长长的旅程并不寂寞,因为一路上有杨柳梨花与他结伴同行。

  诗人旅行在风景优美的江南水乡,被两岸迷人的春色所陶醉。“老去不知寒食近”,时光象江水一样日夜奔流,年华跟随着时光不停地老去,但诗人在旅行中并不觉得,连一年一度的寒食节到了都不知道。寒食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前两天),诗人是在旅途中度过的。《邺中记《附录》:“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煮作粥。”如果在家里,诗人大概也会遵照这样的传统风俗来过寒食节的。但当时在船上,“一篙烟水载春行”,他只注意舟子一篙一篙地撑着船在烟波迷茫的江水中向前航行,两岸的杨柳梨花处处跟随着他,他的船上装满了春色,他的心中装满了春意,所以他不知道寒食节到了。要不是到了吴门听人说起,可能清明节到了都不知道哩。诗人这样不知时节过去,是因为江南的春色之美令他陶醉,也是因为在旅行中暂时摆脱了世俗的事务而感到一身轻松吧。

  这首诗从眼前的景色追溯到一路上的景色,从到达吴门时的感受回想到 一路上的感受,看起来象是写一天的事情,实际上概括了半个月的行程,短短四句诗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相关推荐
  • 唐·李白《清溪行》原文及赏析
  • 唐·柳宗元《渔翁》原文及赏析
  • 清·胡亦常《游圭峰》原文及赏析
  • 唐·韩愈《湘中》原文及赏析
  • 宋·陆游《溪上作》原文及赏析
  • 唐·吴融《溪边》原文及赏析
  • 明·李流芳《滕县道中》原文及赏析
  • 唐·王勃《滕王阁》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滟滪堆》原文及赏析
  • 明·唐寅《潇湘夜雨》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