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原文及赏析

【导语】:

  拔地摩天独立高,莲峰涌出海东涛。  二千五百年前雪,一白茫茫积未消。  我国古代山水诗中,也有少数写及外国山水的。黄公度多年担任清朝驻日、英等国的外事职务,在他记叙

  拔地摩天独立高,莲峰涌出海东涛。

  二千五百年前雪,一白茫茫积未消。

  我国古代山水诗中,也有少数写及外国山水的。黄公度多年担任清朝驻日、英等国的外事职务,在他记叙异国风情的众多篇什里,就不乏优秀的山水诗。如他随何如璋出任驻日使馆参赞时写的二百首《日本杂事诗》,写及日本奇山秀水的,就时见珠玉于毫端。

  这首七绝是《日本杂事诗》中的一首,写的是日本最高的山峰富士山。诗后面附有作者小识:“直立一万三千尺,下跨三州者,为富士山,又名莲峰,国中最高山也。山顶积雪,皓皓凝白,盖终古不化。” 为了突出它的高峻,诗人劈头连用 “拔地”“摩天”“独立”三个短语,渲染出富士山伟岸巍峨、令人“高山仰止”的气势。

  然而,富士山之所以能成为日本的标志、日本的骄傲,并不仅仅因为它高人云霄,还由于它美。它作为一座长年酣睡的活火山,以标准的圆锥形唤起人们的美感,赢得人们的赞叹。人们惊叹它的周正,它的完美,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称它为“莲峰”。黄遵宪借这个美称作比喻,赞美它“莲峰涌出海东涛”。这个诗句,不但标明了“莲峰”的方位(在东洋),而且用一个“涌”字赋予“莲峰” 以动势,仿佛富士山就是从东洋海面上长出来的一朵新荷,它还要“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李渔《李笠翁一家言《芙蕖》)。如此以动写静,更显得富士山卓然兀立,高标独秀。

  除此之外,富士山之所以具有动人心魄的魅力,还在于山顶那不销不融的皑皑白雪,银装素裹,在蓝天红日的映衬下分外娇娆。诗人有意连用两个夸张,从时间上讴歌这积雪的亘古不化(“二千五百年前雪”),从空间上赞颂这积雪的广大无垠(“一白茫茫”),揭示出富士山不唯高大、美好,而且纯洁、永恒。高是体,美是形,纯洁永恒才是富士山的神。日本人视富士山为圣山,更主要的是出于对后者的景仰。

  黄遵宪作为“诗界革命”的倡导者,大胆打破旧樊篱,把外国山水也剪裁入诗,而且敢于“扫词章家一切陈陈相因之语” (《与梁启超书》),寥寥二十八个字,便将富士山写得形神兼备、气势感人。这就不仅可见作者心胸的广大,也可看出诗人技巧的不凡了。

相关推荐
  • 清·洪升《晚泊》原文及赏析
  • 金·黄庚《暮景》原文及赏析
  • 宋·范成大《最高峰望雪山》原文及赏析
  • 宋·苏轼《有美堂暴雨》原文及赏析
  • 唐·韩愈《条山苍》原文及赏析
  • 清·纳兰性德《松花江》原文及赏析
  • 唐·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原文及赏析
  • 清·张问陶《柳沟》原文及赏析
  • 唐·释灵一《栖霞山夜坐》原文及赏析
  • 唐·王维《栾家濑》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