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太原早秋》原文及赏析

【导语】: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这是一首由悲秋抒写旅愁乡思的诗,当作于李白羁游太原时。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这是一首由悲秋抒写旅愁乡思的诗,当作于李白羁游太原时。

  首二句先从时间季节上烘托久滞他乡的景况: 西风萧瑟,黄叶飘零,众芳凋谢,季节已进入秋天。大火,指大火星,即心宿。阴历七月以后,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移,标志着夏天的过去,秋天的来临。这里用“歇”形容草木摇落的衰败景象。用“流”暗示时光的流逝,语淡而意浓,隐隐点出了因秋而产生的感慨与思乡之情。“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即景点染,用塞外早霜的肃杀与云水间莽莽秋色,进一步透露出秋色的到来给自己带来的“时不我待”之感。这两句写景开阔而色调黯淡,把早秋的气氛与诗人萧瑟的心境融为一体,为下面的抒情打上一层浓重的底色。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的抒情。面对一派秋情秋景,久客在外的游子怎能不激起对家乡的深深怀恋与思念。“梦绕”,犹言睡里梦里都想着你,写出一片痴情; “心飞”,表现思乡心情的急迫与强烈,意思是说人虽滞留边城,而心却飞向了家乡。而一轮明月和故乡之间更使人联想到“愿逐月华流照君”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优美意境。这两句直抒胸臆,将浓重的乡思之情尽情倾注于笔端,写得情深意长。最后“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二句紧承上两句而来,以悠悠不断的汾水比喻自己终日难排的思乡之情,将全诗推向高潮。以水写愁情是诗歌中常见的手法,象李白自己就还写过“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等句子。这里诗人则是借汾水的悠悠不断表现心绪的终日不宁,使抽象的情感化作具体可感的景物,让人得以从水之悠长中去想象诗人的乡愁之深重。同时,整首诗最后两字落在情韵悠长的“悠悠”上,看似毫不费力,但这寻常之字与寻常之景结合起来,就能产生一种韵外之致,使全诗都显得余音袅袅。

  此诗中,诗人不套用长吁短叹的抒情方法,甚至字里行间也绝对不写一字的哀愁,而是以淡笔流露深挚的情愫,在自然平淡之中追求意蕴丰厚,称得上是“其淡如水,其味弥长”。

相关推荐
  • 宋·范仲淹《太湖》原文及赏析
  • 唐·泠然《宿九华化成寺庄》原文及赏析
  • 唐·陶翰《宿天竺寺》原文及赏析
  • 唐·戴叔伦《宿灵岩寺》原文及赏析
  • 宋·杨万里《宿灵鹫禅寺》原文及赏析
  • 唐·常建《宿王昌龄隐居》原文及赏析
  • 唐·王昌龄《宿裴氏山庄》原文及赏析
  • 唐·顾况《小孤山》原文及赏析
  • 唐·皇甫曾《山下泉》原文及赏析
  • 唐·王维《山中》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