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温汝适《雪后过吴江》原文及赏析

【导语】:

  垂虹水冷浸玻璃,云母窗明袖手时。  浑似关山风雪里,毡帘不卷过胭脂。  这首诗写江南雪后的景象而与塞北的“风雪”联系起来,构思新颖,别具一格。但独具的匠心

  垂虹水冷浸玻璃,云母窗明袖手时。

  浑似关山风雪里,毡帘不卷过胭脂。

  这首诗写江南雪后的景象而与塞北的“风雪”联系起来,构思新颖,别具一格。但独具的匠心并非凭空产生,它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据作者自注: “己巳(清嘉庆十四年,即公元1809年)八月, 自酒泉回,过胭脂山,山颠已飞雪,肩舆重帘密护,寒气逼人。”这是指作者有以副都御史出任陕西学政,因事前往甘肃酒泉,回来时经过胭脂山(即焉支山)的一段生活积累,他才能在经过今江苏吴江县之吴江自然而然地产生联想,从而开拓了诗的意境。

  首句“垂虹水冷浸玻璃”,落笔即写吴江雪后寒冷之景象。“垂虹”指垂虹桥,俗称长桥,在吴江县松陵镇上; 建于北宋,原为木桥,元代易为石桥。此桥长五百余米,因桥“环如半月,长若垂虹”而得名。垂虹桥下“水冷”,是因为时值严冬雪后。“浸玻璃”,指桥墩浸于吴江水中,这里诗人采用了暗喻,颇为形象。水凉如玻璃,或者说水面有一层薄冰状如玻璃,寒气砭人肌骨。次句 “云母窗明袖手时”,写欣赏此景之人,他位于水上船中。此人即作者,但写人甚为含蓄,因为重在写内心感受。“云母窗明”形容以云母薄片镶制的船窗甚为明亮,故看得清首句所写之景。“袖手时”,谓作者为寒气所逼,当时正把手伸在袖筒里取暖。“袖手”的细节十分传神地衬托出吴江水冷。雪后吴江之景不禁引起作者的记忆,乃产生类似联想,于是诗后两句就转向写作者曾见过的塞北风雪之景:“浑似关山风雪里,毡帘不卷过胭脂。”“浑似”,极象,这两句打破了时空的阻隔,把此时与彼时、江南与塞北沟通起来。于是“关山风雪”与“垂虹水冷”意象相连;“过吴江”与“过胭脂”印象相迭,从而极力描写出“雪后过吴江”的寒意。

  此诗语言朴素自然,不加雕饰,却因妙用联想,而使意蕴深厚,堪称平淡中见奇特之佳作。

相关推荐
  • 明·俞大猷《题七星岩》原文及赏析
  • 唐·卢肇《题云峰寺》原文及赏析
  • 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原文及赏析
  •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原文及赏析
  • 唐·张祜《题松汀驿》原文及赏析
  • 唐·戴叔伦《题稚川山水》原文及赏析
  • 宋·苏轼《题西林壁》原文及赏析
  • 唐·张祜《题金陵渡》原文及赏析
  • 唐·薛逢《题黄花驿》原文及赏析
  • 宋·王安石《题齐安驿》原文及赏析
  •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热门推荐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vrrw.net 2016-2022